2021年A股市場風格高速切換,大消費等核心資產連續回調的背景下,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500指數地位崛起,近期均創出四年多來的新高。

截至12月6日收盤,按照Wind數據劃分的30個A股主要股指表現,代表大小盤的指數表現分化明顯。中證1000指數以年漲幅18.96%排名第四位;中證500指數漲幅位列第八名,爲13.72%。而滬深300、上證50等大盤藍籌指數今年分別下跌6.11%、11.33%。

值得一提的是,聚集了大批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興賽道成長股的創成長指數年內累計上漲28%,漲幅高居第一。

臨近歲末,“2022年買什麼股票”是市場投資者佈局明年行情的焦點話題。目前多家機構最新策略均指出製造產業鏈中游環節、具備持續盈利能力且相對低估值的企業有望成爲明年結構性行情下的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代表A股中小盤股、偏向於製造業的中證1000指數年內顯著跑贏大盤指數。但在高基數背景下,面臨業績回落壓力的中小盤股風格會否延續漲勢?

高基數業績下,小盤股延續還是大盤股迴歸?

今年以來,A股市場延續結構性行情,三大指數年漲幅均爲近3年漲幅最小的一年。市場震盪之際,大小盤股表現分化明顯。

截至12月6日,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收報7906.76點,年漲幅18.96%,該指數於11月30日盤中一度漲至8082.9點,創2017年5月以來新高。

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在今年2月創下歷史新高後連續回調,整體表現欠佳。截至最新收盤日,滬深300指數報4792.62點,年內下跌6.11%。

具體來看個股,以滬深300指數爲例,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收盤,300只成分股中,124只個股年內錄得正增長,漲幅超20%的有64只,佔比約40%。包括兆易創新(603986.SH)、隆基股份(601012.SH)、韋爾股份(603501.SH)、中航沈飛(600760.SH)、恩捷股份(002812.SZ)等多隻半導體芯片、鋰電池、光伏等新興產業個股。另有5只股實現翻番,對比2020年63只翻倍股,相去甚遠。

另一邊,小盤股年內低位崛起。截至12月6日,中證1000指數的1000只成分股中,有291只個股的年內累計漲幅超30%,有80只個股實現股價翻番。其中,永太科技(002326.SZ)、國科微(300672.SZ)、天華超淨(300390.SZ)等17只個股年內漲幅超200%。

小盤股爲何脫穎而出?“資金持續追逐業績優良、估值合理是形成年內市場風格的主要因素。2020年代表核心資產的‘茅指數’估值快速拔高,儘管大盤股的業績增速穩定,但上漲至階段性高點後資金逐漸產生分歧,相關板塊需要不斷通過業績消化估值。”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小盤股過去四、五年間沒怎麼受到資金關注,年初時候的估值低於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估值便宜且具備盈利增速,對資金很有吸引力”。

2021年,A股各產業鏈條整體上表現是“上游好於中下游”。中證1000指數偏向於製造業,權重比較高的行業是化工、電子、醫藥、計算機和機械設備,更偏向中下游。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提及盈利週期性中的盈利相對增速和估值。一位大消費板塊的分析師梁一(化名)認爲,高基數的盈利回落期間,大盤股更受資金青睞。

梁一對記者說:“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業績高基數可能會令2022年成爲盈利回落時間段。從歷史數據看,小盤股的業績彈性更大,大盤股業績穩定的優勢或會使其獲得資金重新追逐。但我們也要考慮今年受制於成本壓力沒有正常釋放業績表現的中下游企業,尤其是新興領域發展對這些企業成長的帶動作用。”

“當前時點很難對明年的市場風格作出預判,但‘一邊倒’的極致態勢應該很難出現,大小盤股的分化程度可能會有所收斂,後市還需要對一季度各板塊內部業績持續跟蹤再下定論。”梁一說。

極致行情難現,小盤股或有業績回落壓力

估值,是談及A股市場時繞不開的關鍵詞。前述接受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爲,2019年~2020年,A股市場連續2年拔估值,這也是導致2021年核心資產持續回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來看,2022年A股再拔估值的條件並不具備。

從整體估值來看,中證1000指數仍處於歷史中相對低估值。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收盤,中證1000指數的市盈率(TTM)當前值爲38.08,分位點28.61%。

但相比滬深300這類大盤指數,中證1000指數的成分股相對分散且標的衆多,單個公司對指數走勢的影響較小,對於傾向追逐超額收益的投資者來說,看準行業、挑選標的是必修課。

“當行業景氣度較高帶來整體盈利增長時,業績彈性更高的小盤股會出現業績階段性高速增長。如汽車製造板塊,10月以來,該板塊在二級市場表現相當活躍。一方面,前期鋰電池個股估值拔高得太快,資金有落袋而安的需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高速增長也帶動了相關零部件企業的業務體量,如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發展對線束、連接器、功率器件等產品需求是燃油車的幾倍。”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證1000指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達到了31.4%,同期滬深300指數約爲18.9%。業績高增及低估值優勢令低迷多年的小盤股年內“如獲新生”。

展望2022年,多家頭部機構的投資策略均指出,A股的盈利增速將顯著下行。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基於“時間週期”規律判斷,在經歷了2020~2021年的盈利“上行期”之後,2022~2023年企業盈利將迎來“下行期”。2022年產能“投產”會帶來供給增加,但盈利下行則導致需求回落,企業盈利的貝塔也將從2021年的“供需缺口”逐步過渡到2022年的“供給過剩”。

“從估值來看,小盤股更佔優,大盤股回調雖久但仍然不便宜;從業績穩定性來看,大盤股佔優,小盤股增速回落壓力大。所以明年市場難有極致性行情,大小盤股均有各自優勢,擇取標的難度也在加大,需要深入挖掘業績增速具備一定確定性的板塊,中下游企業相對更有優勢。”前述基金經理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