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對樓市、股市影響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記者 謝藝觀)6日晚,“央媽”年內第二次出手降準,而且是全面降準,將對經濟、樓市、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12月6日,中國央行宣佈,決定於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爲8.4%。

央行稱,此次降準爲全面降準。同時考慮到參加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覈的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達到了支農支小(含個體工商戶)等考覈標準,政策目標已實現,有關金融機構統一執行最優惠檔存款準備金率,這樣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這也是央行2021年第二次全面降準。上一次降準是在7月15日,當時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在此次降準之前,官方已釋放降準信號。

12月3日,官方曾表態,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運用多種貨幣工具,適時降準,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爲什麼降準?

央行稱,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加強跨週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爲何會此時降準?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中新網記者,從國際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能源價格上漲、供應鏈緊張制約了各國經濟復甦。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恢復的態勢並不穩固,消費復甦乏力,投資增速不及預期。同時,經濟恢復存在結構性矛盾,部分領域和中小微企業仍較爲困難。

“央行在此時宣佈全面降準,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有助於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促進實體經濟穩步持續恢復,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健康發展。”董希淼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看來,此次降準也對應MLF(中期借貸便利)續作窗口。“按央行預計,此次降准將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而在12月15日即將有一筆9500億元MLF到期,爲今年單月規模次高。降準資金將部分用於置換到期MLF,規模和時點均對應合適。”

有何影響?

——鞏固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等政策效果

董希淼表示,央行在年內第二次全面實施降準,繼續爲銀行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在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同時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有助於提升銀行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意願和能力,鞏固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等政策效果,使銀行讓利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的行爲更具持續性。

“降準之後,對銀行來說,流動性更加充裕,資金成本更低,信貸投放意願和能力都將提升。對企業來說,將更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貸款利率也有望進一步下降,融資成本更低。”董希淼指出。

——房企資金壓力可更快得到緩解

時至年底,房企“價格戰”不斷上演的背後,是樓市愈發明顯的降溫。“降準”帶來的市場流動性充裕,在一定程度上也利好樓市。

“後續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市場參與主體和銀行接觸時,獲得貸款的空間比較大,便利性更高。這也使得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更快得到緩解,具有積極的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嚴躍進認爲,貸款能力增強的情況下,房企的推盤節奏也會加快,至少會使得後續房屋銷售不會太悲觀。或者說,到明年一季度,部分項目結合寬鬆的房貸條件,銷售節奏會加快,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和房企資金的加快回籠等有積極的作用。

——對金融股等股市權重板塊形成利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爲,從股市方面看,降準爲股市帶來了流動性,也爲投資人帶來了信心,對金融股等股市權重板塊形成利好。

“當前我國股市註冊制下,IPO逐漸常態化,北交所啓動後,資本市場股票標的數量有所增加,所以維持一定的流動性投放有利於資本市場穩定,能夠讓股市平穩度過歲末流動性枯水期。”盤和林表示。

是否意味着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央行表示,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將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搞大水漫灌,爲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認爲,這次降準並非貨幣政策轉向寬鬆,而是在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爬坡過坎,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