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保險股終於翻紅了。

今年以來,在諸多負面因素衝擊下,保險股持續探底。截至12月6日,保險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分類)年內跌幅超過40%,已創出2011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31.17%);五大保險股的A股總市值年內合計縮水1.2萬億元。

投資者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是:保險股何時才能觸底反彈?是堅守還是割肉?對此,無論是保險業內人士還是第三方研究機構目前都暫無定論。但從最新經營數據來看,保險行業的負債端與資產端目前仍未出現明顯的觸底反彈信號。

保費端持續萎靡不振

保費收入是保險業發展的源泉,也是觀察保險增長情況的最重要指標。但最新的保費表現並不樂觀。從佔五大上市險企保費規模近八成的壽險業務來看,今年10月份,平安人壽、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太保壽險、人保壽險的壽險保費收入環比增速分別爲-15.4%、-56%、-39%、-34%、17%,同比增速分別爲-5.94%、-4.0%、0.3%、-6.2%、56.7%。上市險企的壽險業務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環比增速,均未出現明顯向好跡象,環比增速甚至有惡化跡象。

“今年保險業確實很難。一方面監管太嚴;另一方面業務難做。今年以來,保險銷售越來越困難,爆款產品也少,代理人展業困難且大量流失,保險公司大幅壓縮各類經費,甚至廣告投入都變少了。”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上市險企分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對於市場一線人員面臨的諸多困境,上市險企的管理層也有深刻認識。中國人壽總裁蘇恆軒前不久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居民對長期大額支出以及非必要的開支更加謹慎,壽險業面臨不小壓力。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也表示,疫情反覆無常,對壽險渠道衝擊最大,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更嚴厲的監管要求。

保險業作爲強週期性行業,宏觀經濟增速下行也會從需求端等多方面影響保費收入增速。

今年以來,壽險業務既受到疫情反覆、宏觀經濟下行、嚴監管這些外因的影響,也受到險企主動轉型等內因的影響,內外因的共振加速了保險業痼疾的暴露。

壽險業有哪些痼疾?在業內人士看來,壽險業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供需錯配。太平人壽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嚴智康認爲,一是目前保險業存在業務員專業程度與客戶需求不匹配的突出矛盾,不同層級的客羣對保險產品的認知存在差異,客戶訴求更加多元化,但業務員的素質無法與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相匹配。二是保險產品的需求與供給不匹配的矛盾不斷凸顯。從存量來看,目前市場上保險產品數量較多,但同質化嚴重;從增量來看,客戶需求趨向多元化,但產品供給相對單一。三是保險業已發展到新的階段,“跑馬圈地”已成爲過去時。市場環境的變化、監管政策的調整、行業經營主體的改革動向,都對機構的佈局和發展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此,上市險企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有的險企加速推進壽險改革,有的則加速代理人“清虛”。

開源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近期發佈的研報指出,壽險業改革成果顯現仍需時日,主要基於四大核心邏輯:一是疫情反覆,對作爲可選消費品的保險產品的需求持續壓制;二是普惠保險快速普及,對商業保險存在替代與擠出效應;三是險企渠道轉型與代理人升級進程緩慢;四是受制於壽險產品供需錯配等因素,保費收入短期內缺乏改善動能。

除壽險業務外,產險業務也面臨諸多考驗。五大上市險企中,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的10月份保費同比分別增長3.27%、0.27%、1.79%,環比增速分別爲-24.83%、-12.45%、

-17.13%。去年10月份是車險綜改政策正式落地的首月,基數較低,因此今年10月份的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同比由負轉正,實現正增長;但環比增速依然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東吳證券分析師胡翔認爲,“車險綜改屆滿一年,保費增速拐點出現,從中長期看,綜改後規模效應得到驗證,龍頭險企將進一步強化規模、渠道和品牌優勢。但短期來看,監管力度仍未放鬆,疊加芯片短缺抑制車險需求的因素,預計未來保費收入仍將面臨一定壓力。”

投資端同樣承壓

保費與投資“雙輪驅動”是險企取得良好業績的必要條件,兩者不可偏廢。但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的投資端也面臨重重壓力。

目前,上市險企在資產配置上均採用“固收爲主、權益爲輔”的策略,險資的投資收益主要受利率走勢、權益市場波動的影響。但今年以來,國內利率水平持續在低位徘徊,權益市場波動加劇,都給險企投資端帶來較大壓力。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首席投資官段國聖近日表示,今年以來,投資環境面臨諸多新形勢,加大了險資運用的難度。首先,固定收益市場,利率延續低位震盪,超長期債券供給不足,信用風險加劇。其次,權益市場,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週期性波動弱化,不同行業的市場表現分化成爲常態,傳統的高估值體系面臨衝擊;在轉型階段,需更加重視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但面臨的難度和挑戰也更大。

險資投資端不僅今年承壓,2022年仍有可能繼續承壓。人保資產黨委委員、副總裁黃本堯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日召開的“2021年四季度保險資金運用形勢分析會”上表示,展望2022年,受外部環境、人口債務約束、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預計後疫情時代利率仍有下行空間,險資在固收投資方面面臨嚴峻挑戰,需着力提高利率走勢研判、債券交易、類固收優質資產獲取、信用價值挖掘和風險管理能力,穩固投資收益。

在蘇恆軒等險企管理層人士看來,目前保險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廣闊,但遇到了短期困難。關於“短期困難”會持續多久,不同研究機構的觀點也各異。

有券商預計,在保費端,明年壽險新業務的下行趨勢可能會出現一定修復。在投資端,明年長端利率進一步大幅下滑的空間較小,對淨投資收益率形成支撐;同時,房地產風險逐漸緩解,權益市場將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但也有機構認爲,保險業何時觸底反彈或出現轉機,仍需進一步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