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

昨日央行网站公布信息显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从央行答记者问的内容看,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二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而就在上周五(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格奥尔基耶娃时表示,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首先此次降准的速度并不超出市场预期惯例上一般李克强总理提到适时降准之后,人民银行很快就会宣布降准,这也体现了政策的一致性。今年7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就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紧接着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宣布,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是在李克强总理讲话2天后宣布7月的降准宣布节奏几乎一致。从债券市场表现看昨日的降准也应该是被市场提前充分预期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天下行了5个基点。

其次,宏观经济层面对降准的需求在提升。受到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到了5%以下。但这并不是拐点,在房地产下行周期背景下,疫情的反复让消费无法有效提振,而今年前半年拉动GDP的净出口很可能已经到达了高点,美国疫情补贴的结束,导致美国居民的收入预期骤降,消费信心也随之大幅回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跌至疫情以来的新低,大幅回落的消费需求很可能会导致中国的出口乏力,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之后,中国进出口贸易量已经不断从高位回落,出口金额同比大涨,主要得益于货物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些因素可能在后期都会朝着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方向演变。加之今年一二季度GDP的高基数如果不能有效刺激经济明年上半年中国GDP的增速将会出现大幅的回落。稳增长的高层政策信号频出,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必要性越来越强。

再次从防风险角度也要求有相对宽松的货币缓解近期多个知名房地产企业陷入债务困境引发市场波动。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下,11月中央层面多次提及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不断释放政策缓和的积极信号。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部分参会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但“房住不炒”和“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仍是当前的政策主基调,政策调控的放松幅度不会特别明显,如果房地产债务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向城投领域传导的风险,甚至导致风险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传导。因此,在解决房地产债务问题时,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此外本次降准也体现了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态度。在疫情期间海外无底线宽松的时候,人民银行并没有跟随宽松,强悍的政策定力,叠加大幅的出口增长,使得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也会后续政策宽松打下了厚重的安全垫。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考虑甚至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宽松的背景下,人民银行考虑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情况,反而有信心有底气开始边际宽松,这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灵活性、精准性、适度性的典型体现。

后期我们主要需要关注的是人民银行边际宽松的程度例如观察央行后续的公开市场利率和MLF操作利率是否会跟随出现下调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关注11月的经济数据是否超预期下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