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股价大涨超两倍,大牛股却上演蹊跷一幕!核心员工集中“暗购”股票,真的不知情吗?

李少鹏

业绩每况愈下的钧达股份,下半年以来股价大涨超两倍,这背后是一桩涉及光伏领域的“蛇吞象”式收购。

而沐浴“阳光”的背后,却暗藏着蹊跷股票交易行为:钧达股份披露重大重组方案前夕,多达15名的被收购标的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不约而同”地买入了钧达股份股票。

“蛇吞象”的杠杆收购

今年下半年以来,钧达股份俨然是一只大牛股,不到半年时间,股价已经上涨超2倍。

数据统计显示,自7月1日以来,钧达股份股价累计涨幅达到224.37%。12月2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达到72.59元/股,创下历史新高。

2017年上市后,钧达股份于2018年开始,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净利润增幅连续三年持续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更是创下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达到8028万元,同比下滑高达1233.18%。

钧达股份下半年开启一路飙涨模式,源于公司切入光伏板块的一桩重大并购。

7月19日,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江西省产权交易所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47.35%股权,交易金额13.31亿元;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饶展宏持有的捷泰科技3.65%股权,交易金额1.03亿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捷泰科技51%的股权,将成为捷泰科技的控股股东。交易对方承诺,捷泰科技2021年至2023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亿元、2.7亿元、3.1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7.9亿元。

资料显示,捷泰科技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捷泰科技电池片业务前身展宇新能源2019年电池片出货量位列行业前五,且生产的产品性能优异,与晶科能源、锦州阳光等较多优质客户保持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这是一桩典型的“蛇吞象”式杠杆收购。

财务数据显示,捷泰科技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25.66亿元、27.83亿元;扣除偶发事项及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其2019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1.91亿元。2021年一季度的营收为6.15亿元、净利润为2488.71万元。

而钧达股份在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8.27亿元、8.58亿元、2.9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722.71万元、1354.64万元、410.47万元。

对于此次交易,钧达股份表示,此次收购实现了公司对光伏行业进一步探索的业务多元化布局,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进入光伏电池片领域,形成“汽车零部件+光伏电池”的双主业业务体系。

钧达股份此番收购需要通过借钱完成。

钧达股份一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为2.03亿元。

根据交易方案,此次重组的主要资金需要通过向公司控股股东锦迪科技和杨氏家族以借款形式筹措。

公司在7月16日披露称,借款人钧达股份与杨氏家族、锦迪科技签署了《借款合同》,其中锦迪科技、杨氏家族合计向钧达股份借款6亿元,借款用于上市公司购买捷泰科技51%股权事项。

彼时,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追问钧达股份重组交易资金来源构成及相关资金费用、还款安排是否会对公司的流动性、业务开展构成不利影响等。

“不知情”的集中暗购

在重组草案披露的两个月后,钧达股份于9月26日完成了捷泰科技51%股权的过户登记工作,捷泰科技也正式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一个多月后,钧达股份于11月15日推出了一份面向捷泰科技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

据公告,该股权激励计划拟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330.5万股,授予价格为40.4元/股。截至12月6日收盘,钧达股份股价为61.5元/股,112名捷泰科技的核心人员作为激励对象,将收获不菲的账面回报。

然而,这一计划却“意外”揭开了此桩重大重组交易背后蹊跷的一幕。

12月2日,钧达股份在披露的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公司股票情况自查报告显示,包括捷泰科技经理欧建波、捷泰科技总监李劲松在内的15名激励对象,存在激励计划(草案)公开披露前6个月内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上述15名捷泰科技核心人员买入钧达股份股票的时间大都集中在7月份前后,即钧达股份披露重大重组方案前后。

对于捷泰科技核心人员如此集中且“精准”的股票交易行为,钧达股份则公告称:“该买卖行为系核查对象基于对二级市场交易情况的自行判断而进行的操作。”

钧达股份进一步表示,公司不存在内幕信息泄露的情形,亦不存在内幕信息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牟利的情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