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衝擊遊戲行業任天堂缺芯下調Switch銷售預期

原標題:全球“缺芯潮”波及高端醫療器械 供應鏈失控令中外器械商很“芯慌”

幾大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紛紛陷入“缺芯”危機,國內醫療器械生產商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2021年,史上最強“缺芯潮”席捲全球,其中以汽車行業最爲明顯,產能受限、交付延期,種種危機撲面而來。

實際上,醫療行業也未能倖免。據德勤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醫療技術公司至少在其一半的產品中使用了半導體。並且用於汽車製造和高科技製造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芯片正是醫療設備的“主要需求”,這一現象直接導致絕大多數醫療設備製造商不得不面臨與其他行業直接競爭的風險,從而加劇醫療芯片短缺。

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半導體芯片需求的高速增長已成爲現實,全球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4522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8031億美元,再加上新冠疫情和天氣等問題帶來的供應鏈中斷,正在導致包括醫療技術在內的衆多行業出現嚴重的芯片短缺。

芯片短缺可能會威脅到數百種芯片供電的重症監護和ICU設備,包括呼吸機、除顫器、成像機、心電圖、血壓監測器和植入式起搏器。對於電子產品而言,芯片相當於大腦。

“一般而言,按照不同的應用場景,芯片可分爲商用級、工業級、汽車級等。對於醫療行業,可用芯片的選擇面比較寬,三個領域的芯片基本上都可以通用。”華南某醫療器械行業從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比如帶有攝像功能的芯片,數碼相機能用,汽車導航能用,X光成像機也能用。醫療設備廠商受成本影響更大,越是高端的CT、MR等產品,用到的芯片越多,付出的代價就越高,也必然會傳導到供應端引起相關價格的普漲。”

“芯”危機來勢洶洶帶動器械產品漲價

幾大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紛紛陷入缺芯困擾,國內醫療器械生產商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今年4月,飛利浦醫療就曾發出警告,因爲全球芯片短缺,他們短期內將不得不停止生產用於治療心臟驟停的設備。7月份,在飛利浦召回其呼吸機產品,競爭對手瑞思邁(ResMed)反而表示出無奈,因爲即便飛利浦設備召回留下了較大的市場空缺,但是由於半導體短缺,該公司也無法填補。

AdvaMed的文件顯示,飛利浦公司稱,2019年各種半導體產品的交貨時間爲56至84天;現在交貨時間已激增至一年以上。2019年,飛利浦的半導體庫存能夠維持30至60天;現在幾乎沒有庫存。

跨國醫療器械巨頭BD(碧迪)公司描述了類似的情況,該公司高層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儘管新冠疫情已經能夠控制住,但是醫療產品價格很難會落到之前的水平,價格上漲可能還會持續兩年左右時間。

BD遞交的文件顯示,半導體交貨時間已經從供應鏈危機前的24周至36周增加到今天的12個月至18個月,供應的延遲正在推高醫療設備的成本。

無獨有偶,10月27日,GE集團也稱,GE醫療受到的供應鏈衝擊是所有業務部門中最大的,預計中斷至少會持續到2022年上半年。GE集團CEO Larry Culp,將這場供應鏈挑戰描述爲“一場糟糕的打地鼠遊戲”,並承認這是其首席執行官職業生涯中最糟糕的一次。

國內企業也難逃缺芯困境,聯影醫療分子影像事業部總裁王超在今年5月份也表示,隨着全球晶圓產能持續緊張,目前芯片供應緊張,價格不斷上漲。

前述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於國際大廠來說,由於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關係可能原本訂單不會受到影響,但隨着全球醫療器械需求的增長,必然也會影響他們市場增量的生產。“缺芯”風潮尚未觸底,樂觀的看法是明年中旬會有所改善,在這期間,是否會有更多企業選擇漲價來釋放壓力,繼而形成一波醫療設備領域的價格普漲,都是市場在重點觀望的。

華南某醫療器械經銷商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目前醫療器械漲價大家都已經習以爲常,核心芯片漲價導致器械漲價有關係,還有就是供應鏈和渠道的價格上漲都帶動了終端價格變動。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芯片短缺不僅僅影響到一個醫療設備或一個組織,對於生產基本醫療技術的數百家診斷、治療和器械設備公司而言,它正在成爲一個嚴重的全行業問題。醫療技術製造商表示甚至關鍵救生醫療設備的供應也可能很快受到影響。

爲了確定醫療行業半導體使用情況以及短缺如何影響公司供應鏈,德勤展開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醫療技術公司至少在其一半的產品中使用了半導體。超過70%的醫療設備製造商更表示半導體依賴單一供應商,缺乏其他供應商意味着一旦出現供應中斷,可能會導致相應的醫療設備製造商出現停產、訂單延誤等問題。

德勤披露的報告還發現,汽車製造商和消費電子製造商等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芯片是醫療技術的“主要需求”,使該行業與其他行業直接競爭。

但是,與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行業相比,較小部分芯片用於醫療設備,在汽車行業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醫療器械也難以獲得供貨“話語權”。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去年秋季發佈的最新報告,2019年用於全球醫療設備終端市場的半導體總銷售額爲56億美元,僅佔所有半導體市場總額的1.3%,這意味着醫療芯片的緊缺狀況會更嚴重。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認爲,芯片短缺或許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能緩解。

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如何破局?

在醫療領域,芯片是醫療設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醫療影像與監護、醫療級可穿戴設備、體外診斷等都需要芯片,而這些設備幾乎在診斷、治療等多個環節都會涉及到。

通常,一塊醫療芯片從設計到生產需要近百人的研發團隊且耗時5年以上。所以醫療芯片是設備系統性能實現躍升的關鍵源頭技術,一直以來都是行業的“塔尖之爭”,對國內來說,也是高端醫療裝備行業亟需攻克的技術堡壘。

然而由於國內的高端醫療設備尚處於發展初期,但仍有廣闊市場等待挖掘,並且對於供應鏈的爭奪,國內企業相比跨國巨頭處在弱勢,這就容易造成更爲嚴峻的缺芯挑戰。

從芯片的生產流程來看,主要有設計、生產、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

上游專注於芯片設計,負責芯片的開發與設計,而核心的生產、測試、封裝等環節則交給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核心行業完成,目前國產芯片廠商只能專注於芯片設計。

中游生產製造投入巨大,進入門檻極高,並且鍍膜、光刻、刻蝕等關鍵設備由少數國際巨頭把控,國產品牌仍處於極弱勢的地位,要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尚需時日。

下游封裝、測試、銷售等環節是勞動力密集型領域,中國目前正在快速追趕,行業規模優勢明顯。

而另一方面,隨着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老齡化趨勢,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需求逐年遞增。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突破3500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5326億元。

國產化的高端醫療設備短缺問題已經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得到反映。據《關於推薦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的通知(第五批)》顯示,包括無創呼吸機、電解質分析儀、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多種科學儀器的採購企業名單中,其中約1/4的企業是外企,特別是在呼吸機、除顫儀、醫學影像領域,目錄中推薦的外企比例較高。

爲此,國家也在大力推進相關舉措,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使用改革,發展高端醫療設備。

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視高端醫療設備發展,例如,江蘇“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和高端醫療設備,加快實現生物醫藥、醫療設備等進口替代,支持泰州等建設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示範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3日,聯影集團發佈了首款高端醫學影像專用“中國芯”。這一芯片的誕生,一舉填補我國在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自研專用芯片領域的空白。“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實現醫療芯片自主研發,成爲確保產業鏈安全,促進產業升級發展的燃眉之急。”聯影集團負責人此前曾公開表示。

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當下,儘快實現醫療芯片自主研發,破除“卡脖子”難題,成爲確保國內醫療產業鏈安全,促進產業升級發展的燃眉之急。

(作者:唐唯珂,文若楠 編輯:徐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