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中概股的出路在哪裏

謝若琳

近期,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持續暴跌,尤其是上週最後一個交易日,Halter中概指數跌幅達9.32%。據Choice數據統計顯示,324家中概股中,有187家公司當日跌幅超過5%。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公司,比如滴滴跌22.18%,理想汽車跌15.95%,愛奇藝跌15.74%、歡聚時代跌12.55%、蔚來跌11.19%、阿里巴巴跌8.23%。有人將當日股價走勢稱之爲“中概股一夜驚魂”。

大跌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最終規定。該法案規定,如果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連續三年無法審計其所要求的會計報告,SEC可以禁止該公司的股票交易,並從美國的交易所退市。此外,該法案還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其是否由任何的外國政府持股或控制,並提供其審計底稿。

12月3日上午,滴滴突然宣佈啓動紐交所退市和香港上市準備工作。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甚至有評論說,中概股即將迎來退市潮。

如果拉長時間線來看,今年下半年以來,中概股長期處於“驚魂”之中。截至北京時間12月7日,年內Halter中概指數跌幅達41.26%,振幅達78.83%。從年內高點計算,不少明星公司的股價經歷了對摺再對摺。

從根本來看,今年以來,國內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平臺經濟規範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治理壟斷行爲,保護中小企業權益和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安全,消滅金融監管真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是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經之路,不應該成爲錯殺中概股的理由。

12月5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中美雙方在中概股審計監管領域一直在開展合作,也曾通過試點檢查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爲雙方打下了較好的合作基礎。但是,美國一些政治勢力近年來把資本市場監管政治化,無端打壓在美上市中國企業,脅迫中國企業退市,這不僅有悖於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和法治理念,也損害了全球投資者利益和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是一種“多輸”的做法,對誰都沒有好處。

同時,上述發言人稱,中國證監會和相關監管部門始終對企業選擇境外上市地持開放態度,充分尊重企業依法合規自主選擇上市地。近期,個別媒體報道中國監管部門將禁止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推動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退市,這完全是誤解誤讀。據我們瞭解,一些境內企業正在積極與境內外監管機構溝通,推進赴美上市事宜。

開放、自主、包容、安全,是我國監管機構一直以來面對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態度,中國企業無論選擇在哪上市,都應該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樹立公衆公司意識,用實力構建價值。在面對超跌的恐慌情緒下,投資機構更應保持冷靜和理智,錨定長期價值。

另外,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境遇也各不相同,有些企業的商業邏輯不被境外投資者所理解,但這並不代表其不是一家“好公司”,迴歸港股、A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以樓宇廣告爲主營業務的分衆傳媒爲例,其在美上市期間不被投資人所認同,主要是因爲國外的樓宇廣告市場並不成熟,因此一直被低估。2015年,分衆傳媒借殼迴歸A股,以絕對的“現金牛”成爲傳媒板塊的“老大哥”。

守得雲開見月明,中國企業應該正視新時代背景下的新問題,把心思放在健康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上,更要相信,監管層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方向不會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