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尹豔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宣稱“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受到中方嚴厲駁斥之後,仍不思悔改,又出來作秀挑釁。


安倍晉三12月1日在臺灣智庫線上演講時聲稱,“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天回應表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罔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公然在臺灣問題上胡言亂語、指手畫腳,妄議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通過外交渠道提出嚴正交涉。

臺灣“中央社”等媒體8日報道稱,在7日晚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衛星臺新聞節目“PRIME NEWS”採訪時,安倍晉三被問及“臺灣有事”究竟是思考何種情況會發生?他宣稱,包括是否登陸進攻,或實施大規模網絡攻擊,“削弱臺灣民衆戰鬥”意志,然後引發臺灣內部的混亂狀況等。他還聲稱,近來大陸對臺灣“軍事壓力”升高是事實,有必要提高武統臺灣的門檻,並妄稱“現實問題是與那國島距離臺灣僅約100公里”,因此才說“臺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美日同盟有事”云云。


而對於安倍晉三的連番操作,不乏有島內網友諷刺:“上臺時不敢做,下臺後拼命嘴,典型的政客表現。”


還有人認爲他此舉是“消費臺灣而已,口惠而實不至。”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就安倍晉三“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論提出交涉後,安倍晉三聲稱,作爲一名國會議員的表態受到中方關注,“感到不勝榮幸”。

“呵呵(哼)”,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日本個別政客對自身錯誤和言行不以爲恥,反以爲榮,這再次暴露出他們的是非觀出了問題。日本國內現在確實想法很多,比如有人想否認甚至美化日本對外侵略歷史和殖民統治,有人置全球海洋環境安全和人類生命健康於不顧,想把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而不承擔責任,還有人想借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但存在某種想法,並不代表它就是正確的。那些錯誤的想法,只會是日方某些人的一廂情願,不可能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認同。

趙立堅強調,臺灣問題事關中方核心利益,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事關兩國間基本信義、日方應重信守諾,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挑釁一箇中國原則,停止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另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日發出“臺灣的緊急情況就是日本的緊急情況”的錯誤言論後,日本現任防衛相、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3日在記者會上竟宣稱,“圍繞臺灣的相關狀況,有必要讓中方理解,(日本)國內存在這樣的想法。”



日本現任防衛相岸信夫(共同社)

據共同社報道,岸信夫強調,“無法接受中方單方面的主張。”岸信夫他在記者會上將臺灣稱作“共享基本價值的極其重要的夥伴和朋友”。在談及中國大陸情況時岸信夫宣稱,兩岸軍事平衡整體上朝對大陸有利的方向改變,兩岸軍事差距逐年擴大。

報道還稱,日本外相林芳正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對日本的安全保障,乃至國際社會的穩定也很重要。”而對於前首相安倍的言論,林芳正僅回應稱“政府不便評論”,並表示,“期待圍繞臺灣的問題通過對話得以和平解決,這是一直以來的一貫立場。”

相關報道:

鳩山由紀夫:臺灣有事日本當然有事 若開戰日本會毀滅

明年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12月6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出席從都國際論壇時表示,日本國內對於戰爭的歷史認識不夠,“對於日本過去的殘虐行爲,我進行了謝罪,也因此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批判”。但他認爲應該用行動表明正確的態度,以後還是會繼續推進歷史教育。

談及臺灣問題,鳩山由紀夫表示,日本、美國應當用行動證明“一箇中國”政策。對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近期發表的涉華錯誤言論,鳩山由紀夫表示,臺灣有事,日本當然有事,這是因爲如果發生戰爭,日本也會毀滅,自己絕不希望看到東亞發生戰爭。

“美國霸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11月5日至6日,“2021從都國際論壇”在廣州從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部分國家前政要、國際組織前負責人、有關國家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國際組織駐華代表、中外工商界人士、專家學者等150餘位嘉賓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本次論壇。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線上出席論壇並接受了媒體採訪。鳩山由紀夫在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間擔任日本首相,卸任後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日民間交流,推動構建“東亞共同體”。

採訪中,鳩山由紀夫首先談論了中國貢獻及當今世界格局,他表示,現在,美國現在利用民主主義等價值觀,爭取同盟國支持。這恰恰說明,美國霸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12月6日,從都國際論壇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接受採訪。

“美蘇冷戰之後,美國成爲了世界的單極,進入了美國一國獨大的時代,但現在誰也沒辦法這麼說。現在中美關係出現波動,背景就是中國的力量在不斷強大,不斷接近美國。”

“2020年,世界各國經濟普遍負增長,中國是主要國家中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起到了牽引、領頭的作用。最近在南非發現的奧密克戎毒株,今後將如何發展,情況還不透明,但相信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中國都將是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美國採取保護主義的政策時,中國反對保護主義,堅持開放的貿易體系,具有重大意義。我也期待中國未來能夠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鳩山由紀夫表示,美國利用民主主義等價值觀,爭取同盟國支持。這恰恰說明美國霸權時代的確已經結束了。“但是很遺憾,現在的日本政府過度依賴美國,很難說會不會在中美之間的關係起到協調作用。”

“日中關係不能再惡化下去了”

談及中日關係前景,鳩山由紀夫表示,“日本國內有很多聲音說,日中關係不能再惡化下去了。”

鳩山由紀夫說:“尤其是在經濟方面,日中之間貿易額已經超越了日美之間的貿易額。本來日本的經濟界就希望中日關係能夠更加友好。”

“疫情期間,中日之間的民間交流變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希望能很快克服困難。過去有很多中國人去了日本,我希望能夠增加民間遊客,讓更多遊客去日本,加深對日本的理解,帶動經濟向更好方向發展,同時加強民間交流。”

對於中日交流,鳩山舉了港珠澳大橋的例子。“港珠澳大橋在建的時候,我問過橋樑的建設者。建設者說,這座橋也參考了日本的技術。所以我深切感受到,其實中日之間有很多不爲人知的合作,這座橋的建設也見證了中日合作的力量發揮出的重要作用。”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港珠澳大橋不僅代表着中國橋樑的先進水平,也是展示各國創新能力的超級舞臺,包括來自丹麥、美國、荷蘭、英國、日本、德國、瑞士、土耳其等多個國家的橋樑專家紛紛參與其中。其中,大橋的無線聲吶深水測控系統由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聯合日本三清公司合作歷時一年多自主研發,能通過計算機和無線聲納設備精確判定沉管在海底的位置、角度,大大提高安裝的速度和準確度。


12月6日,從都國際論壇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接受線上採訪。

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將迎50週年。鳩山由紀夫表示,不僅是民間交流,政府間交流也非常重要。他希望岸田文雄首相能夠儘快到訪中國。

不僅如此,鳩山還以個人的例子,講述瞭如何增進中日交流。

“辭職之後,我一直在積極致力於民間交流活動。”鳩山由紀夫說,“日本人對於近代戰爭歷史的認識不夠,在歷史認識上有很多誤解。我在用自己的行動推進歷史教育。比如說,我去了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也去了重慶大轟炸紀念館。對於日本過去的殘虐行爲,我也進行了謝罪。因爲這些,我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批判。但我覺得應該用行動表明正確的態度,以後我也會這麼做。”


2013年1月17日上午,南京,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訪問。圖自人民視覺

談及關於臺灣問題,鳩山由紀夫表示:“美國部分人煽動臺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我認爲,比起刺激臺獨,日美更應該用行動、語言展現‘一箇中國’立場。”

但與此同時,鳩山也表示,臺灣問題肯定不能用武力解決。“應當冷靜下來,讓日本、美國理解‘一箇中國’,向着這個目標前進,冷靜作出判斷。如果說臺灣有事,日本當然有事,導彈(落到日本),日本自己也會毀滅,絕對不能讓這種事發生。絕對不能讓東亞發生戰爭。”

命運共同體和東亞共同體不謀而合

論壇上,鳩山由紀夫再次強調自己的“東亞共同體”理論,鳩山表示,應當共同推動建立東亞共同體。“事實上,(國際)形勢越嚴峻,共同體越重要。命運共同體和我的東亞共同體不謀而合。”鳩山由紀夫將東亞共同體與歐盟類比稱,可以像歐盟一樣,一步步建立東亞共同體。


2020年初,鳩山由紀夫題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共同體構建,最重要的就是友愛,進行友愛外交。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也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這是最基本理念。不是因爲價值觀不同,就不能建立共同體。而是正因爲價值觀不同,才需要建立共同體,取長補短。”

“我們不僅要在東亞建立共同體,而且要在全世界建立共同體。環境、疫情,不是一國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共同協商討論。建立東亞共同體,就能夠把所有問題放到一個地方討論,比如金融、環境、能源、貿易、教育等問題,可以共同商量、探討,找出解決方案。共同體的規則、條例可以在討論中漸漸形成,然後再踐行條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