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圖

12月8日,由中國哲學史學會、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南京大學泰州學派研究中心和湖州學院等聯合舉辦的“太湖論學高峯論壇暨湖學與江南儒學研討會”在浙江湖州舉行,30多位來自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共同探討“湖學”內涵及其對當下的意義。

胡瑗(993-1059)字翼之,是北宋教育家、思想家,因祖居陝西路安定堡,後人多稱他“安定先生”。胡瑗主持湖州州學長達12年,弟子數千人,時稱“湖學”。胡瑗病逝後移葬湖州。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表示,“湖學”的核心是胡瑗在湖州進行的“明體達用”的教育改革,“明體”是培養道德仁義,強調價值觀教育;“達用”指在強調價值觀的同時注重實用技能培養,做到德才兼備。

“胡瑗是開啓宋明理學的首要人物,對宋代儒學和江南儒學起了巨大作用,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都對他推崇備至,王安石在《書贈胡翼之》中把胡瑗與孔孟置於同等地位。當下學界對他有較高的認知度和推崇度,但在公衆中的知曉度不高,這說明胡瑗及其學術思想被髮掘、傳播得不夠。”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何俊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胡瑗在湖州採用“明體達用、分齋教學”,創辦了經義齋、治世齋,培養了大批科舉士子,也使湖州在此後湧現出水利專家潘季馴、火器專家茅元儀等專技人才,“在‘湖學’影響下,從宋至清,江南儒學蔚然成風,胡瑗也成爲‘宋韻文化’的開創者和正脈。”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湖州高校視察時,對胡瑗“明體達用”的思想給予高度肯定:“我理解的‘明體’就是培養什麼人的問題,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志向的高素質人才,‘達用’就是做有用的人,做有爲之士。‘明體達用’很符合我們教書育人的要求。”

研討會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洪興、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範立舟等分別進行了“‘江南儒學’的起點——以胡瑗‘蘇湖之學’爲中心”、“胡瑗、范仲淹與慶曆新政”等主旨演講。由湖州學院發起的“湖學·江南儒學研究院”在論壇上揭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