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散戶又抄到底!美股年末行情也許還有這道坎

逢低買入策略再獲成功,但更進一步需要看美聯儲的臉色。

經歷了數日的短暫波動後,美股似乎重整旗鼓,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新高近在咫尺,相對落後的納指距離11月高位也僅剩2%的距離。

資金流向顯示,散戶與機構再次發生博弈——在機構資金選擇避險離場的同時,個人投資者卻再次逢低買入。 隨着外界對奧密克戎毒株的擔憂情緒逐步緩解,三大股指全線反彈讓散戶成功佔據先機,然而想要重演10月初的行情,急於控制通脹的美聯儲可能會成爲攔路虎。

機構避險散戶抄底

對於新毒株可能衝擊復甦的恐慌使美股12月初陷入動盪。高盛統計顯示,機構近兩週主動下調股票敞口,對沖基金大舉避險,組合槓桿率降至一年低點。衍生品市場暗流湧動。嘉信理財數據顯示,日均期權交易量在11月末達到4520萬份,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看空期權持倉持續升溫,不少機構習慣於以此來對沖市場風險。

與此同時,個人投資者卻在積極抄底。交易流量追蹤機構Vanda Research統計,僅12月1日當天,美股散戶投資者淨購買額爲22.2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日買入量紀錄。以成長型爲代表的科技股再次成爲市場焦點,統計顯示,上週超過26億美元流入納斯達克100指數ETF(QQQ),爲半年新高,同期該ETF下跌了逾2%。作爲更激進的選擇,近6.5億美元資金流入了三倍做多納斯達克100基金(TQQQ)。

“ 散戶將做多科技股視爲一種‘怎麼玩都能贏’的交易。如果經濟表現良好,科技股將繼續顛覆其他板塊,去年疫情的表現讓投資者認爲成長性企業在經濟波動時可以博取超額收益. ” 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 副首席投資官鈴木(Dan Suzuki)在分析資金流向時表示,“因此,幾乎在任何下跌情況下,總會有不少個人投資者認爲應該買入這些股票。”

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策略師克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近日在發佈的報告中就建議投資者抓住下跌的機會。他認爲市場的波動源於部分信息在誇大風險,並試圖強調最壞情況,造成市場恐慌。 “雖然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可能更強,但早期的研究表明,其感染症狀相對較輕,這符合過去觀察到的病毒進化模式,或將加速疫情的結束。如果最終證實新毒株對經濟的影響有限,週期股、大宗商品和經濟重啓題材將迎來反彈機會。 ”摩根大通的報告稱。

歷史數據似乎也爲美股年末行情埋下了伏筆。根據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統計,自1928年以來,標普500在12月有74%的概率實現正回報,是全年所有月份中表現最好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2月剛過了不到10天,標普500的月內漲幅已接近3%之多。

LP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德特里克(Ryan Detrick)表示,當標普500指數在前11個月表現強勁時,12月的漲幅往往更爲積極,而今年以來標普已經上漲了超過20%,“走勢延續性絕對是一個因素。 如果股票全年都在上漲,人們往往希望在年底前增加頭寸,爲新一年打好基礎。”他說。

美聯儲與估值

感恩節以來美股三大股指一度出現了超過5%回吐,除了變異毒株以外,對美聯儲收緊政策的擔憂也是重要因素。面對超6%的通脹率,美聯儲內部逐漸完成了從鴿向鷹的轉變。包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的多位官員暗示,明年有關縮減資產購買計劃的進度將提速,這也爲潛在的加息選項提供了政策靈活性。

資產管理機構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美國國會接近解決債務上限的麻煩,市場目前關注的催化劑是利率的方向。 “美聯儲的政策正處於拐點, 如果在減碼或加息問題上提速,對由高流動性推動的估值體系可能造成考驗,相比之下利率敏感的成長股更容易受到衝擊。”他告訴記者。

根據FactSet的統計,截至12月2日,標普500指數遠期市盈率爲20.9倍,相比之下,過去五年平均市盈率爲18.7倍,過去十年平均爲16.8。科技股估值整體偏高,比如亞馬遜市盈率68.9倍,特斯拉和英偉達則突破100倍,投資者的信心來源於經濟復甦和企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施羅斯伯格向記者分析道,市場的估值取決於經濟和流動性。從近期美債走勢看,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是否有能力應對美聯儲收緊政策存在疑問。可以看到,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利差依然處於年內低位附近,5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收益率曲線也在趨平。在不少人看來,轉向可能意味着踩下經濟復甦的剎車,而政策錯誤將破壞未來增長。

本週五,美國將公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華爾街普遍預計增速將逼近7%,進一步超越10月6.2%的31年高位。施羅斯伯格指出,頑固的通貨膨脹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重要推手,但這能解決供給側問題嗎?結合近期工業產出、製造業產出分項指標,或者美聯儲褐皮書的調研可以看出, 從原材料到資本品,再到勞動力的供應短缺似乎短期很難解決。在就業市場尚未完成修復的背景下,調整政策存在進一步抑制需求打壓經濟的風險。

“新債王”、DoubleLine Capital首席執行官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本週對市場發出警告,稱美聯儲勢將加快退出量化寬鬆計劃,繼而轉向加息,金融市場將迎來“大風大浪”。他建議密切關注高收益債券市場,這可能是未來風險資產“礦井裏的金絲雀”,會發出早期預警信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