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米號稱歐冠最強進攻場面 卻藏致命短板 兩大引擎意甲最佳遇難題

國米歐冠征程結束後,意媒在熱炒:國際米蘭作爲意甲攻擊力最強的球隊,在歐冠也踢出了32強最強的進攻場面,卻存在"廣種薄收"的難題。

國米擁有意甲最強進攻,這不用多說。

說國米踢出"歐冠最強進攻場面",這也是有道理的。

6場小組賽過後,國米完成了118次射門,超越111次的皇馬、107次的利物浦曼城,高居歐冠列強之最。聲勢還是有的。

但意大利電視臺製作的特別節目指出,在歐冠16強中,國米其實是一支攻擊力較差的球隊。

在意甲,國米16輪場場破門,平均37分鐘打入一球。

但在歐冠,國米平均67分鐘才能進一球,更重要的是,8個進球裏6個是打進弱旅大門(謝里夫),卻有50%的比賽慘遭對手零封。

所以筆者堅持認爲,莫要把國米輸皇馬,全部歸咎於巴雷拉。小夥犯渾,確實該罰,這是一回事。但誰要是認爲巴雷拉不被罰下,國米就能贏皇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事實是,國米2戰皇馬,11打11的150分鐘,一個球都進不了,最後把所有的鍋甩給一張紅牌,自欺欺人了吧?

國米歐冠攻擊力差,問題何在?

其實國米號稱的這個最強進攻場面,其中水分很大。

首先,國米118次射門雖排名歐冠32強第一,但僅有35次打正,射正次數在32強裏連前六名都進不了。

再者,國米118次射門裏,37次都是靠角球任意球創造,真正的運動戰射門僅有81次,少於拜仁皇馬曼城這樣的歐冠最強球隊。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普遍認爲,在歐冠賽場,極具含金量的統計是"Counter"(快速反擊形成射門),因爲在歐冠,抓轉換、踢回頭球是最好的得分手段。這一項上,國米數據是0(32強裏僅有3隊此項數據是0),也就是說,歐冠32強裏,國米踢快攻反擊的能力是最差檔次。

簡而言之,國米在歐冠賽場的問題可以歸咎爲:射門準確率、運動戰攻堅能力、快攻反擊能力,這三點都有待提升。

在電視臺出任嘉賓的坎比亞索就指出,國米目前的問題就是技術差,特別是中場。

三冠王功勳指出:"在歐冠賽場,技術非常重要,特別是中場技術是決定性的"。

國米上了歐冠,感到最不適的,就是中場"雙引擎":恰爾汗奧盧和巴雷拉。

恰爾汗奧盧剛剛贏得意甲11月最佳球員,在聯賽裏925分鐘打入5球助攻4次可謂是大殺四方,但在歐冠賽場,他還沒有任何進球或助攻的斬獲。

一個重要差別就是運動戰。

在聯賽賽場,恰爾汗奧盧的威脅傳球,"活球、死球"比大約是55開--也就是說形成射門的最後一傳,一半靠角球任意球,一半靠運動戰傳球。

上了歐冠,恰爾汗貴爲"歐冠第一罰球手",通過角球任意球創造了10次射門機會,這一數據高居32強所有球員的第一位。但運動戰裏,他創造出的射門機會寥寥無幾,魔力盡失。

鑑於國米對上的是皇馬這樣一支玩定位球水平歐洲最頂尖的球隊,恰爾汗想靠"一條腿走路"收穫大把戰功,就不容易了。

巴雷拉踢聯賽和踢歐冠,也有較大反差。

在聯賽裏,巴雷拉7次在過人之後傳出big chance(黃金機會),這一數據在全聯賽所有球員裏排名第二。

但上了歐冠,他這項絕活根本踢不出來。過掉對手?他想要不被對手過掉,都得拿出喫奶的勁頭。

上賽季比達爾在歐冠染紅,本賽季巴雷拉在歐冠被罰下,兩人得牌的原因有些相似:鬥腳下活總處於下風,難免有些上頭。

技術差,這是國米一直以來的老大難問題。

踢聯賽尚能"取長補短"。但上了歐冠,"長板"比起豪強沒有優勢,"短板"又能靠什麼來補呢?

對國米來說,有些問題是無解的,比如腳下活的問題。指望27歲的恰爾汗奧盧和24歲的巴雷拉突然梅西小白附體?或者指望石油爹突然到來,冬窗砸出個億萬支票買個天王級中場?這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有些問題,卻是可以想想辦法的,比如快攻反擊能力。

到明年2月歐冠淘汰賽打響之前,國米完全可以圍繞這一點進行一些強化。賽季開始至今,小因扎吉很多次證明,發現問題之後,他能找到一些解決辦法。想幹事兒,也能幹事兒。現在問題暴露得如此明顯,各界都在期待他找到應對之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