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3個老舊廠房綠色低碳改造項目獲批,未來年產值約達60億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城市副中心硬科技產業示範基地、張家灣設計小鎮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首鋼科幻產業集聚區3個老舊廠房改造支撐高精尖產業發展典型示範項目,同時安排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專項用於推動老舊廠房的綠色改造和產業轉型。據悉,3個項目改造完成後,預計實現年產值共計約60億元。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爲有效提升老舊廠房等存量產業空間利用效率,釋放高精尖產業發展空間資源,而推動老舊廠房的綠色改造和產業轉型,這是北京市加強騰退空間和低效樓宇改造利用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政策出臺以來落地的首批規模化試點項目,也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重要體現。

該負責人表示,通過給予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了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資金的公共服務作用,既有效降低企業爲實現綠色化改造升級額外投入的資金成本,又注重對產業生態的培育,避免“瓦片經濟”,引入符合首都功能的高精尖產業落地。

據悉,本次支持的3個項目各具特色。其中,副中心硬科技產業示範基地項目是北京市首個廠房改造後用於硬科技孵化和成果轉化的專業園區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9099平方米,位於通州區臨河裏路4號院,自去年6月開始施工,計劃於明年年底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建成將有力提升副中心硬科技領域產業集聚和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力,推動各類技術在副中心就地轉化。

該項目用地原爲北京鋁材廠廠區,該廠自2002年破產停業閒置十六年,一直處於無人管理的荒廢狀態,原有房屋屋面坍塌、牆體傾斜開裂,安全性極低。改造前場地內堆積了各類槽罐、生產輔料及生活垃圾。通過改造,未來這裏將包含1個1100平方米孵化器、1個900平方米綜合性中試實驗室、2.5萬平方米商務辦公空間,採用“中試科技+空間辦公+智慧金融”一體化的新型生態服務模式,搭建硬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實現創新資源要素聚集和產業上下游聯動。

張家灣設計小鎮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通過在副中心落地國際設計周,打造集設計前沿信息發佈、文化活動舉辦、功能性辦公、展示交易爲一體的設計產業中心,將有力激發北京市文化產業創新創造活力;首鋼科幻產業集聚區通過建設科幻產業“三中心一平臺”,將作爲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產業創新展示的重要窗口,成爲京西地區城市復興新地標。

據悉,3個項目改造完成後預計實現年產值共計約60億元,年稅收超過4億元,綜合節能率最高的可達33%。

據瞭解,本次支持項目主要按照今年5月出臺的《關於加強騰退空間和低效樓宇改造利用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試行)》中提出的“兩個導向”原則,即綠色導向和產業轉型升級導向。

其中,在綠色導向方面,通過積極利用光伏、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引導項目單位實施高水平的節能改造,實現建築節能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產業轉型升級導向,注重對產業生態的培育,不搞“瓦片經濟”,確保項目在實施階段主動謀劃引入優質產業,在運營階段注重爲入駐企業提供高質量的產業增值服務,並積極爲周邊社區和居民提供文化體驗、停車共享等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務。

此外,項目支持資金將按照“一次審批兩批撥付”的模式,首批撥付70%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項目交付後一年內經專家評估達到預期節能率、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入駐率以及產業落地等指標後,再撥付剩餘30%資金,以此最大程度發揮政府資金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引導以及對產業的支撐作用。

據瞭解,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儲備了一批重點項目,涵蓋了文化、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金融等一系列重要高精尖產業領域。

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聯合相關部門及各試點區,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城市更新行動,形成政府和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機制,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