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爲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共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場活動。

期間,地面人員最重要的支持工作就是要確保音視頻信號流暢穩定,不延遲不卡頓,給觀看“天宮課堂”的人們帶去最好的“課堂體驗”。此次太空授課的信號保障,主要應用到天鏈衛星和地面各測控站的測控資源。在授課期間,天鏈一號03星擔負了天基通訊的主要工作。

此次太空授課的信號保障,主要應用到天鏈衛星和地面各測控站的測控資源。在授課期間,天鏈一號03星擔負了天基通訊的主要工作。

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總工程師 單長勝:我們是用中繼的天鏈一號03星和天鏈二號01星來接力保障這次太空授課。最理想的情況下, 一個星對空間站的覆蓋大概是50多分鐘的樣子。

和2013年第一次太空授課相比,在8年的時間裏,我國中繼衛星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太空資源更加豐富,衛星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太空授課等需要長弧段、強信號支持的重要活動也因此開展得更加從容。

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總工程師 單長勝:2013年太空授課,我們當時天上只有3顆星,都是一代星。現在我們天上有5顆星,除了天鏈一號04、05星,還有天鏈二號01星,二代星比一代星傳輸速率和其他能力上更高。另外一個就是在這期間我們對天鏈一號系統進行了改造,現在的傳輸速率相對以往設計的指標來看,已經翻了一倍,現在應該說一顆星的效率相當於當時應該是將近兩顆星的效率。

中繼星服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單一目標、單一用戶。如果需要兩顆星接力傳遞信號時,空間站天線就要從一顆星轉移到另一顆星上,整個轉移過程需要分鐘級的時間。爲確保太空授課順利實施,地面人員詳細計算中繼星的軌位和目標的姿態,以及終端的位置,來確保擁有更長的弧段,順利完成任務。

與2013年的太空授課相比,這次需要“照料”的航天器數量增加了很多。太空授課期間,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與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大小測控站作爲衛星信號的地面“傳手”,不光要將音視頻信號精準送達,更要爲在軌航天器指令上下行、狀態監控等方面進行妥善保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 楊永安:我們過去基本上就是單飛行器在工作,本次太空授課有核心艙、天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載人飛船組合體在運行,呈現出了多航天器測控的態勢。我們既要保證本次通話的測控,同時也要保證其他航天器的測控。在這種條件下,對我們的要求更高。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編輯:陳歌

責編:徐悅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