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康成和迪哲醫藥首發股價跌幅均超過20%。

今日,港股以及科創板市場迎來四家藥企首日上市,分別是固生堂(02273.HK)、凱萊英(06821.HK)、北海康成(01228.HK)和迪哲醫藥(688192.SH),其中,後兩家藥企出現深度破發,跌幅均超過20%。

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有所區別,固生堂從事中醫醫療服務,凱萊英醫藥則爲藥物開發及生產全過程的綜合解決方案,北海康成和迪哲醫藥聚焦於新藥研發,這四家企業首發發行價分別爲29港元/股、388港元/股、12.18港元/股、52.58元/股。

今日開盤後,固生堂以“中醫醫療服務第一股”登陸港股上市,股價高開後低走,開盤時漲幅一度超過15%,但之後又回落至發行價附近。凱萊英、北海康成、迪哲醫藥開盤後隨即破發,截至14點49分之際,股價跌幅分別爲5.31%、27.75%、21.68%。

值得一提的是,凱萊英今日在港股市場表現,有些超出市場預料。早在2016年,公司已在A股上市,成爲千億市值企業。此次港股上市前夕,公司好消息連連,連續斬獲兩份大型訂單,合同金額接近60億元。凱萊英、北海康成、迪哲醫藥三家藥企的表現,或可以看作是近期創新藥企資本市場遇冷的一個縮影。

具體看,凱萊英主要是爲藥企提供研發與生產服務,從而加快創新藥的臨牀研究與商業化應用;北海康成專注於罕見病藥物研發,產品管線由13種藥物組成,藥物產品和候選藥物產品針對最常見的罕見病和罕見腫瘤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膠質母細胞瘤和II型黏多貯積症等;迪哲醫藥聚焦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領域創新藥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等。

近年來,伴隨着醫藥行業審評審批制度的改革,國內藥企創新熱情被點燃,大量的企業投身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等研發,但藥企扎堆在同一靶點研發的現象日益突出。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企登陸資本市場上市,藥企上市數量急劇擴容後,醫藥資本市場從買方市場逐漸轉向了賣方市場,藥企估值在被壓低。

今年7月份,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下發了關於公開徵求《以臨牀價值爲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旨在強調以患者需求爲核心的研發理念。該意見稿下發後,在醫藥行業產生連鎖效應,引發各方反思創新藥同質化競爭問題。創新藥註冊上市審評門檻在提高,二級市場對創新藥企投資變得更加謹慎。

創新藥研發,需要長時間高成本投入,最後能否取得合理回報,依舊充滿種種不確定性。如近期以來,關於罕見病藥物研發回報問題,更是引發市場關注。12月3日,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結束,共有7種罕見病用藥通過談判方式順利進入醫保目錄,其中囊括了曾以“70萬一針”出名的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該藥以低於3.3萬元一針的價格談判成功,然而以這樣的“地板價”進醫保後,能否產生合理的利潤回報?未來是否有越來越多的罕見病高值藥物被打出“地板價?市場也存有一定的疑慮。

有醫藥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醫藥企業股價出現破發,部分原因跟發行價定價過高有一定關係。

截至下午收盤時,凱萊英、北海康成、迪哲醫藥分別跌4.64%、23.32%、21.83%。相對於上述三家企業,固生堂股價表現略微好一些,股價最終平盤報收。

主營中醫館的固生堂現擁有及經營42家醫療機構,覆蓋北京、廣州、深圳、佛山、中山、南京、福州、上海等城市,2018、2019、2020這三年裏,公司仍分別虧損1.73億元、1.48億元和2.55億元,對應的收入分別爲7.26億元、8.96億元和9.25億元。

目前固生堂近兩萬名醫師中,不少是多點執業醫生、或者退休中醫師等。近年來,公司與不少知名公立醫療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邀請知名醫師在其網點兼職執業。不過,公司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也取決於其招聘、挽留合格醫師能力,另外,如何管理這些多點執業醫師,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對公司來說也是考驗。

對此,固生堂創始人兼董事長塗志亮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回應稱,“目前全國中醫師數量僅60萬人左右,有名望的中醫生更是稀缺,目前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滿足患者的醫療服務需求,公司試圖在吸引更多名醫來執業的同時,也在與專家打造傳承工作室,培養年輕中醫師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