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静通市容”成立当年即接大单 南通市容管理服务外包模式遭疑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刘颂辉 上海报道

街头粗暴“狙击”沿街卖甘蔗的老人,一夜间让江苏静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静通市容公司”)引发众怒,当地多位官员也由此受到处分。

12月8日,南通市海门区发布官方通报,区纪委监委对12月6日发生在三星镇的“粗暴对待卖甘蔗老人事件”进行调查处置,三星镇综合执法局、海门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主任科员和队长等分别被解除劳动关系、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责令三星镇镇长作出书面检查。

“事发后我们组织人员第一时间登门道歉,安抚老人的情绪。”12月8日,三星镇政府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终止与静通市容公司的合作。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静通市容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7日,法定代表人为张守鲲。也正是在这一年,南通市海门区开始探索将城市管理服务外包的新模式,静通市容公司在成立当年就曾中标江苏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控项目,中标价格为1188万元。

而自2017年以来,静通市容公司在南通市先后中标海门工业园区、海门港新区、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等地的服务管理外包业务,中标金额至少6000万元。

频繁中标市容服务外包项目

据了解,“粗暴对待卖甘蔗老人事件”的事发地点位于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现代大道,地处叠石桥百汇小区和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之间。该路段周边既有生活区,又遍布沿街门店,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

据当地家纺城一位商户介绍,视频中的老人时常在街上推车卖甘蔗,自己也曾购买过,但因为城管人员整治市容市貌,他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南通拥有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聚集家纺企业数千家,市场年成交额超过700亿元。其中,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由江苏海门工业园区于2020年2月更名而来。

官网信息显示,该产业园区是海门市内唯一的省级开发区,全国家纺产品集散中心、江苏省民营经济集群示范区、南通市区域经济核心板块,区域内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拥有1万多间商铺。

然而,当地也面临着家纺垃圾治理和市容整治的难题。海门区城管局为此多次组织督察行动,整治“门前三包”“流动摊点”“环境卫生”“乱张贴乱拉挂”等市容市貌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南通当地媒体报道,2019年起,南通城管部门开始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实施市容秩序管理服务外包,以此解决城管执法人员不足的状况。而事实上,自静通市容公司2017年成立以来,就频繁在南通市海门区中标多个市容服务外包项目,涉及合同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

官方披露的一份《委托管理协议书》显示,海门区人民政府海门街道办事处委托静通市容公司负责区域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包括跨门店营业、乱设摊、乱堆放、乱临街搭建、乱涂写、乱设广告、餐饮行业油烟日常管理、商铺或单位门责签约后的督察等。

根据记者获得的《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海门街道办事处采购2021-2024年市容服务外包项目》招投标公告,海门街道办事处与静通市容公司于2021年4月29日签订合同,合同金额2437.12万元,服务期限自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

此外,南通市海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2020年11月10日披露的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市容服务外包项目中标结果公告显示,承包单位(即静通市容公司)管理服务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群防群治,疏导为主;配合城管执法”,主要是对园区内市容环境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秩序混乱、占道经营、乱设摊、跨门营业等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阻,督促当事人进行整改。

上述中标结果公告显示,项目中标金额为1188万元,评审专家包括姜国栋、倪建忠、仇惠炜、王勤荣、张平凡、吴卫东和蒋永春。

对于相关问题,记者多次致电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另据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披露,静通市容公司早在2017年就曾中标江苏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控项目,中标价格亦为1188万元。

该平台同时披露,在2017~2021年,静通市容公司还曾中标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容管理服务日常管控项目、海门市海门港新区管理委员会采购市容日常管控服务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638.6万元和1322.4万元。

亿翰智库产城运营事业部研究总监黄新云表示,基层服务外包可以让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其但必须是在公开竞标的前提下,多维度对比供应商的业务水平和金额等,防止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利益输送问题。

市容管理服务外包模式遭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静通市容公司频频在南通市拿下项目的同时,也遭到了同行的质疑。

今年4月16日,南通阿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阿里物管公司”)在与静通市容公司竞标“海门街道办事处采购2021~2024年市容服务外包项目”后,向海门区财政局投诉称,招标文件设置的评分条款阻挠和限制了供应商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明显是权利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规则不平等”。

海门区财政局公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决定书》显示,南通阿里物管公司提出,招标文件设置的“市容管理服务业绩”评分条款属于设定特定金额合同业绩,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企业初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取得多项业绩,如果按照评分条款招标,初创企业就没有中标的机会,永远得不到业绩,企业必将面临长期停业。评分条款就是设定特定金额合同业绩作为评审因素,特定限定就是变相直接对企业规模的限定,由于合同金额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对潜在投标人特定金额合同业绩条件的限定设置。”南通阿里物管公司投诉称。

不过,南通阿里物管公司的投诉并没有获得支持。加之在投诉处理期间,海门街道办事处提交了合同开始履行的相关证据材料,海门区财政局最终驳回了该公司的投诉请求。

一位曾在南通某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就职的高层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通市很多园区的大型项目都由这家公司提供市容管理服务,我原来也考虑、研究过(该公司),但具体资质如何并不清楚。”

而在“粗暴对待卖甘蔗老人事件”发生后,各界对于“市容管理外包,执法权却不能外包,责任更不能‘一包了得’”的呼声渐盛。这也让南通市多地推行的市容管理服务外包模式遭到外界质疑。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海门港新区尝试开展市容管理服务外包》信息显示,2019年1月29日,静通市容公司开始在海门港新区开展市容日常管控工作。

“为有效缓解执法力量不足,解决市容长效管理难度大、违法行为回潮严重等现实问题,海门港新区管委会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机制,在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今年(2019年)年初成功引进静通市容公司,对包场镇区全部道路、新区久辉超市海世路路段和新区实验学校周边路段的市容日常管控全面实施管理,服务期限为三年。”海门市城市管理局方面表示。

这也意味着,静通市容公司与海门港新区签订的市容管理服务合同尚在有效期内。

据海门市委宣传部通报,三星镇已宣布终止与静通市容公司合作,将静通市容公司列为黑名单,并根据合同条款对该公司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蓝天彬律师指出,该事件的问题在于没有执法权的人去“执法”了,让没有执法权的外包公司人员实施了“行政强制措施”“执法行为”,而法律法规并没有授权政府部门可以将城管执法工作外包给公司来实施。

蓝天彬说,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扣押、查封财物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老人的甘蔗被静通市容公司人员暂扣,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行政强制措施,而市容公司作为民营企业并没有权力实施该行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即便老人卖甘蔗影响市容市貌、有违法行为,需要实施扣押行为,这些行为也应当由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实施,例如城管局工作人员去实施。

在黄新云看来,基层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是业内的常规做法,也叫产业园区委托管理运营。产业园区运营管理中的招商和物业服务属于相对专业的领域,而政府或者开发机构若自身来运营,势必会面临租金高低、管理能力强弱等一系列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公开市场招标,约定固定的运营承包费用。

“而规避服务外包风险的最佳方式就是公开透明,毕竟‘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严格审查运营企业的能力,利用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数据来作为门槛公开招标。”黄新云认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