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果馬龍參賽了,樊振東還能奪冠嗎?-乒乓國球匯

連續征戰數日的樊振東,接連奪取了休斯敦世乒賽、WTT世界盃"男單雙料冠軍",本是天大喜事一件。

近日,網絡上卻有一些好事者,認爲樊振東的世乒賽、世界盃冠軍的含金量不足,理由是馬龍沒有參賽,說"不能在決賽裏跨過馬龍,拿再多冠軍也代表不了什麼"云云。

如此言論,初一見,簡直貽笑大方。

不成想,如此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論,竟流傳甚廣,還很有市場。隱藏在"無稽之談"背後的東西,反而更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乒乓對最強者的完美追求

德國人說,"我們的男子乒乓球項目很強,常年世界前三的水平"。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驕傲。

我們聽起來,卻近乎天然地第一反應"德國人的乒乓,還不夠強"。

爲何如此?

因爲,我們的乒乓實在太過強大。強大到,全世界都快不跟我們玩了。

所以,很多乒乓球的問題,也只有在中國球迷眼裏纔是"問題"。比如題目所示--沒有馬龍參加的大賽,樊振東的冠軍含金量夠不夠?

中國乒乓球迷理想中的冠軍,應該是這個樣子:他(她)戰勝了所有外協會選手和自己隊友,並且在一決高下的決賽中,戰勝了以前從未戰勝過的最強大的隊友,比如樊振東戰勝了馬龍,然後成功登頂。

如此登頂,才實至名歸。

這,非常"中國乒乓"!

歷史上完美最強者,多嗎?

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世界乒乓,是我最熟悉的乒乓歷史。以三十年爲期,不限男女,我認爲,如上文所說的完美最強者,屈指可數,一隻手就能數的清。

我認爲,只有張怡寧、張繼科兩人,做到了。

張怡寧職業生涯的苦主非王楠莫屬。

王楠之於張怡寧有多恐怖?

幾乎可以說,王楠差點把張怡寧"打退役"。從1999年埃因霍溫世乒賽,到2001年九運會,再到2003年巴黎世乒賽,王楠無數次在決賽中、大比分落後情況下,逆轉張怡寧取勝,逼得冷小丫宿舍扎大腿、場上消極比賽被停賽……

無數次的失敗,鐵一般的事實,讓人不得不相信世界上確實存在"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奈。

全世界,你前面只站着一個人,可這僅有的一個人,或許是你一生都翻越不過的高山。

張怡寧的強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張怡寧不僅沒有沉淪,反而強勢反彈,自2005年起,開始斷斷續續戰勝苦主王楠,並在以後的歲月中,強弱倒轉,漸漸成爲了王楠的苦主,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女單決賽完成了"最完美的復仇",直打到對方"一臉苦笑"。

張怡寧的職業生涯,是喫瓜球迷眼中最完美的範本--由弱到強,最終在最重要的比賽中戰勝了一生的對手,成功登頂。

張怡寧,也確實是最近三十年乒乓歷史中,我眼中唯一一個貨真價實、實現自我超越的完美選手,她做到了她的前輩王楠(王楠固然偉大,但沒有完全戰勝鄧亞萍實現超越)、她的後輩們(我認爲丁寧、劉詩雯、李曉霞,如果不是張怡寧淡出江湖,她們沒有超越張怡寧的可能)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再來看張繼科。

"二王一馬"的強大毋庸置疑,踩着他們"走上去"的有且只有一人--張繼科。

張繼科對王皓的強勢,不用再贅言了,王皓"送給了"藏獒一輪多大滿貫(11、13世錦賽+倫敦奧運會+世界盃)。

張繼科對馬琳的剋制,也不用多說了,自張繼科引領了擰拉接發球技術,幾乎宣告了對馬琳的破發。

只有一個王勵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張繼科的苦主,倆人你贏我一次、我贏你一回,互有勝負,誰也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但是,後期隨着王勵勤主力位置不保,加上張繼科蒸蒸日上,勝利天平也明顯向張繼科傾斜。

在很短的時間內,親手打敗上一代一個個的王者,實現登頂。如此張繼科,強大到讓你不得不愛!

即使如此,445張繼科在很多球迷眼中,仍然不夠"完美",因爲他在大賽中碰到他的最大苦主馬龍的機會,太少了。

聊到這,你會突然發現,這與諸如"樊振東冠軍含金量不高,因爲他沒有碰到他的最大苦主馬龍"之類的說法,簡直是如出一轍,古今一樣。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歷史總是在不斷重複。

我們究竟糾結的是什麼?

"張繼科的大滿貫含金量不夠,因爲沒碰到馬龍"!

"樊振東的冠軍含金量不夠,因爲沒碰到馬龍"!

馬龍,是終極答案嗎?

對不起,不是。

對於雙圈大滿貫馬龍,我們的問題是"你的雙圈大滿貫含金量不夠,因爲你沒有戰勝王皓奪冠"!

哈哈,如此令人抓狂的逼問可以無限循環下去。

有意思嗎?

沒多大意思。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我們心底裏的答案是:我們希望最終的冠軍,能戰勝所有的對手,並能夠以一次大賽的勝利爲起點,慢慢實現對一生苦主的強弱逆轉,成爲完美無缺的最強者。

這樣的答案,纔是我們所希望的答案。

這樣的冠軍,纔是我們眼中名副其實的冠軍。

寫在最後的話

在我眼中,冠軍沒有差異。

對,冠軍沒有差異,有"差異"也是沒差異。

比如2004年雅典的柳承敏、2015年蘇州的馬龍、2021年東京的水谷隼/伊藤美誠、2021年休斯敦的樊振東,等等。

柳承敏的整個職業生涯,三大賽只奪得過一次冠軍,卻是分量最重的奧運會。雖然只有一次,卻已足夠,足夠讓人銘記一輩子。

蘇州的馬龍,沒有碰到計劃之內的張繼科,仍不耽誤成爲飛躍的起點,開啓輝煌。

東京的昕雯組合形勢一片大好,終功虧一簣,奧運會混雙首金的榮譽永遠寫下了日本組合的名字,無法更改。

沒有馬龍參賽的休斯敦,樊振東有驚無險、如願以償地拿下了聖勃萊德杯。

人們是善忘的,歷史是殘忍的。

現在的我們,已經理所應當地認爲,雅典屬於柳承敏、蘇州成就了馬龍,我們已經不記得當時"誰實力最強""應該是誰拿冠軍",我們認爲冠軍就應該是柳承敏和馬龍。

多少年之後,我們也只會記得,東京日本組合一飛沖天、休斯敦樊振東夢想成真,而不再去糾結昕雯組合有多麼惋惜、馬龍沒有參賽之類細節的問題。

歷史,是由成功者寫就的。

一切的"假設",隨着時光流逝,終將連影子也杳不可尋,留下的只會是光榮簿上一個個"冠軍"的名字。

"不看過往與未來,只講當下與事實",奮鬥的意義,盡在於此。

*達克邀你共賞精彩乒乓奇聞趣事

最真的喜歡,是點右下角的"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