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關村街道重點圍繞“一點、雙線、三面”,從“實體+氛圍”入手,點線面結合統籌做好人才工作,立體打造中關村地區創新創業人才空間。

  精繪“一點”確立示範區

  海淀區自2017年啓動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工作,逐步確立了以“中關村大街—成府路·知春路—學院路”沿線H型區域爲核心,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的整體思路,即“H計劃”,並寫入了《中關村科學城規劃》和《海淀分區規劃》。中關村街道爲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國際人才社區建設,選取了西至中關村大街,東至科學院南路,北至雙榆樹一街,南至雙榆樹三街的區塊作爲試點建設區。

  《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導則(試行版)》發展建議中指出,要以“街區責任規劃師”工作爲抓手,補齊功能短板,積極推動區域街區環境改造提升,帶動國際化工作生活氛圍的整體提升。針對試點區塊,中關村街道責任規劃師提出了“城市鍼灸”的理念,對公共建築、公共空間、交通設施等進行科學化、小尺度改造,即合理運用“點式切入”的城市更新方式來滿足國際人才起居生活、休閒娛樂、子女教育、創新創業、科技研發、醫療養老、社會交流、文化交往等多元化的需求。

  分析發現,試點區域雖然滿足國際人才需求的有海外氛圍、有創新事業、有宜居生活、有服務保障的綜合特色區域,但在搭建有多元文化的承載平臺方面尚有不足。2020年,責任規劃師開始積極探索創建綠色多元化國際人才社區的途徑與方法。

  精品街區激發活力

  在雙榆樹中心小學北端、雙榆樹二街路南側有一棟紅磚小樓,30多年前曾是紅火一時的雙榆樹街道聯社,2018年經過疏解整治工作,騰退違法經營商戶,這座“小紅樓”華麗轉身,其舊址上建起了“中關村衆享薈”——這是一座記載了中關村40年發展史的村史館,它的規劃建設補足了邁向首都國際人才社區欠缺多元文化的短板,注重歷史記憶的保留傳承,中西文化交往等多元化的需求。

  同時,衆享薈剛好位於試建區內15分鐘生活圈的中心位置,是激發街道活力的最優彈性空間。這座建築分爲展陳區、特展沙龍區、休閒文化區三層,空間佈局形式多樣,且在中關村這類密集建成區域,增加多種功能和增強使用靈活性是很好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因此在保證衆享薈作爲村史館的基本功能外,將其擴展爲“新時代綠色文明實踐所”——作爲社區宣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科普基地。

  此前,中關村街道就曾多次組織社會各界的規劃設計工作者們,共同探討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擁擠”的城市空間。在中關村衆享薈國際人才沙龍中,特殊的志願者們正在描繪勾勒着他們理想中的“高密度城市街區更新”,他們有的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亞洲科研負責人、有的是北大博士生導師、有的是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主任,是名副其實的“智庫志願團”。

  “在中關村衆享薈國際人才沙龍上的思想碰撞非常有趣,我熟知的領域是結合不同地區氣候、社會、文化條件,將生態種植的新思想本土化,別的老師更擅長於運用大數據技術預判並優化城市更新中可能發生的事件,大家在中關村,結合這個具體的‘實驗’地點,用各自擅長的優勢共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優化綠色文明實踐所的建設,並通過這個個例來探索城市街區更新的可持續化與可複製性,我收穫了很多新想法。”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亞洲科研負責人杭燁表示。

  人才保障服務先行

  除了在硬件上做好環境更新,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的國際人才生活區,中關村街道還通過多種方式做好人才服務。在中關村,企業家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中關村街道創新做好企業家服務,打造“紅誼匯”企業家沙龍品牌,通過搭平臺、促交流、收訂單、解難題,促進中關村地區所屬規模以上企業攜手前行、共同發展。

  同時暖心做好科學家服務,以“科學驛站”爲基地依託,對院士、科學家提供開放的活動場地,並提供新春送福、生日會等多種形式的暖心服務。在2021年迎接建黨百年期間,爲了致敬中關村地區駐區國寶級科學家爲新中國飛速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中關村街道組織開展了爲院士拍攝愛國主題藝術肖像活動。在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家人的陪同下,居住在黃莊社區、新科祥園社區、東南社區、科星社區等社區的院士夫婦相伴來到中關村科學驛站,拍攝肖像藝術照,享受“專屬定製”的攝影服務。院士和夫人們都非常重視這次拍攝,爲了以莊重飽滿的精神留影致敬,多位院士夫人特意燙了頭髮,更是早早起牀爲自己和老伴兒精心搭配服裝,他們或依偎,或攜手,與身邊的國旗、黨旗一起留下了珍貴的影像。

  青年人才也是中關村街道服務與保障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街道通過廣泛延展服務面,依託“中關村科技聯盟”,在今年人才週期間舉辦“智匯行動·概念驗證大賽”,助力科研成果向產業化轉化。深入拓寬聯繫面,培養人才服務專員,編制《中關村集才錄》,建立企業家、科學家聯繫機制。不斷優化環境面,建設華清園國際人才社區、院士公園、科學家小徑、文明街巷、中關村衆享薈,發揮中關村商會紐帶作用,推動“人才驛站”建設,創造優美宜居、良好宜業、便宜交流的人才環境。(記者 陳乃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