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3年内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为加快推动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国防科工办、上海市国资委近日联合制定了《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过“五大行动18项重点任务”,将上海打造成为民用航空产业关键技术自主高地、核心产品供给高地、科技企业集聚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以建设现代化民用航空产业链为导向,全面推进民用航空产业链稳链、建链、补链、强链。到2024年,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民用航空产业产值规模超过600亿元,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供给体系初步建立,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产业链整机产品研制持续加快。推动ARJ21提升产能规模、C919加快示范运营、CR929加快研制,水陆两栖飞机、固定翼多用途飞机、旋翼式飞机加快推出新机型产品,多场景应用旋翼及复合翼无人机形成量产交付能力。

产业链关键配套能力持续提升。民用涡扇发动机加快研制和验证,涡轴、涡桨发动机实现产业化;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加快研制;关键部件、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本地配套能力达到20%以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民用航空产业链核心供应商。

产业链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基本构建“一核”即大飞机创新谷和大飞机产业园为核心、“两廊”即G2航空产业链走廊和G60航空科创走廊、“三基地”即大型客机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机载系统制造基地的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企业集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产业链生态体系持续完善,民用航空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过8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