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员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写年终总结,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去总结,更不知道从哪下笔,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把笔一扔找教练:"我去田径场跑步吧,跑多少圈都行,只要不让我写总结。"

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总结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东西,它并不是这一年所做事情的流水账,而是当事情已经过去,而且已经在心里有意无意反复回味过很多次后,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指导。

所以今年,我也不用教练催了,自己写写总结,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这一年的感悟和所得。

今天先来说说这一年我对中国羽毛球队的看法。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队参加比赛的数量可能是历史最低。上半年泰国三站比赛时,很多外协会运动员抱怨酒店伙食不好,而我和中国队队员聊天时他们都会说,只要让他们去打比赛,吃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以看出当时队员对于比赛的渴望。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是要有机结合的,没有训练的比赛是没有根,而没有比赛的训练就是不结果。直观来说,长时间只训练不打比赛,会有一种只前进但不知道目标在哪的困惑,容易造成训练针对性不强,导致训练和比赛脱节,训练练的在比赛中打不出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中国队出征奥运会之前,我心里其实挺担心的。本来在这个奥运周期里,我们的优势就不明显,外协会的强敌基本上在奥运会前都有国际赛事的实战,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绝对实力和比赛感觉都会差一些。

但是随着奥运会的进行,中国队的表现值得大家为他们点赞。本次奥运参赛阵容非常年轻,年轻队员首次参赛基本上就是两个极端,要么冲劲十足一鸣惊人,要么就是束手束脚尴尬淘汰,很多时候后者才是常态,但是这次奥运会,我们的年轻阵容集体展现了强大的冲劲,5个单项全部杀进决赛。

毫无疑问,这是他们在长时间集训里扎实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队伍底蕴的体现。能在严重缺乏实战的不利条件下,还能让运动员一上场就能快速进入最佳比赛状态,这样的能力真的不是每支队伍都具备的。其实看看其他协会一些热门队员在奥运会上让人大跌眼镜的表现,就能看出比赛比的不仅仅是运动员,更是团队。

2021年中国队的年轻风暴不仅仅在奥运会上体现,之后的苏迪曼杯、汤尤杯,我们一大批年轻队员延续着年轻的力量。其实这些比赛大批年轻队员出现在阵容中会让我觉得有些意外,虽然中国队在团体大赛中从不吝惜给予年轻队员机会,但是从保证成绩的角度出发,基本上阵容还是以大队员为主,年轻队员为辅,像今年这样新兵占大比例的情况很少见。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选择有些无奈,一些主力队员的退役、伤病才让年轻队员"幸运"的拿到参赛资格,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选择的人,年轻队员用实际表现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去承担队伍的责任。看看今年我们的世界冠军榜上增加的新面孔,再回顾这些团体赛阵容的选择,真会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当然,一鸣惊人不是我们需要的,队伍需要的是持续的输出,也就是当年轻队员褪去青涩和冲劲后,能否武装上绝对实力和成熟。年末的世锦赛,年轻队员的整体表现相比于苏杯汤尤杯时期是有一定的下滑的,这就是年轻队员还不够强大,不够稳定的表现。羽毛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持久战。而持久战能力的提升,就是这支年轻的队伍在2022年需要去追求的目标。

简单来说,我不希望在新的一年看到太多的"惊喜",而是希望看到他们把一堆金牌放在面前,然后淡淡的说一句"常规操作而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和蔡赟聊羽毛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