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後湖黃冊庫遺址展館今起迎客

來看明朝“國家檔案館”啥模樣

實景還原的明後湖黃冊庫遺址展館標準庫房內,市民遊客感受幾百年前的歷史原貌。 通訊員 戎飛霞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明朝的“國家檔案館”和“大數據中心”啥模樣?“鎮館之寶”500多年前的後湖界石如何得以倖存下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從元旦起,玄武湖景區內的明後湖黃冊庫遺址展館揭開神祕“面紗”,與市民遊客見面。昨天,記者提前探訪,帶你一睹展覽亮點。

白牆黛瓦,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昨天,記者來到玄武湖梁洲上的明後湖黃冊庫遺址展館。這是一處江南園林式的建築,總建築面積約770平方米,有後湖黃冊庫和黃冊歷史文化兩個展廳,分“天下禁地”“湖祭文化”“黃冊來演”“冊庫經費”“冊庫防衛”“冊庫逸聞”“黃冊制度”等篇章,圖文、視頻、實物、實景相結合,立體展現明後湖黃冊庫這一中國檔案史上的奇蹟。

玄武湖在明朝是國家級檔案黃冊存放地,時稱後湖黃冊庫,共歷時260多年,貯藏黃冊170多萬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檔案館庫之一。黃冊是明代社會經濟制度下的產物,是明政權用來管理戶口和徵調賦役的一種依據。

“男五十七口,女一十二口,民房六間……”在一面展覽牆上,記者看到了明朝一戶叫王茂軍的“上戶”的“黃冊”。一頁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包括家有男女老少幾口人、幾畝地、幾間房、麥子有多少鬥、米有多少石,精確到了幾毫幾釐,令人歎爲觀止。

這戶黃冊,來自展出的一份《萬曆貳拾年大造貳拾柒都五圖黃冊底》複製件。“明朝的黃冊大多毀於清軍戰火,原本能夠留存至今的十分罕見。這本萬曆年間徽州府休寧縣二十七都五圖的黃冊底籍原件藏於安徽省博物館,是當時黃冊的底稿。它保存了連續四個大造之年系統又完整的資料,共四冊,正文計1159頁,這也是國內迄今發現唯一有關一個圖(村)的黃冊文書,非常珍貴。”玄武湖公園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胡凱說。

“黃冊的功能非常強大,可謂是疊加了‘戶口本’‘房產證’‘納稅記錄’等在內的一份家庭大數據調查報告。”胡凱說,黃冊上不僅記錄着每個人的生老病死,每一次土地買賣、房屋變更的記錄,同時,它還記錄着明朝每家每戶需要承擔的徭役以及需要繳納的稅收,是“國家之命脈,政事之根本”。統治者就是通過這一制度,把政權牢牢抓在手裏。

一疊疊厚厚的“黃冊”,被整齊擺放在架閣之上,分“南直隸”“應天府”“徽州府”等區域有序擺放。展館通過實景打造還原了明後湖黃冊庫的一間標準庫房,讓市民遊客感受幾百年前明代黃冊庫的歷史原貌。“當年黃冊庫就是東西向擺放的,可以保證陽光從早到晚照射,防止潮氣生黴。架閣也和以前一樣,一間庫房放四個架閣,每個架閣三層。”胡凱說。

此外,展館內珍貴的實物展品還有後湖界石、黃冊庫磚等。其中後湖界石可謂“鎮館之寶”,其高143釐米,寬48釐米,厚15釐米,重200多公斤,石材取自江寧陽山,是至今發現的唯一一塊明黃冊庫界碑。

據介紹,明朝時期,黃冊庫東、北兩面因無城牆作“圍牆”而成爲防護重點區域。爲加強管理,明弘治三年(1490年)設立36塊界石。明朝滅亡後,這塊“命運多舛”的界石被當地人用作水溝搭板而得以倖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此界碑被發現,並於1984年被移交公園。遺憾的是,由於該碑曾被當作磨刀石,因此右上角原有字體模糊不清。

南報融媒體記者李子俊

通訊員戎飛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