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MF警示脆弱新兴经济体:即刻为美联储收紧及潜在的经济动荡做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 综合报道  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的强硬迫使新兴经济体,特别是还未加息的新兴经济体不得不即刻布局。

当地时间1月10日,国际货币经济组织(IMF)对新兴市场发出警告,后者必须要对美联储的步步收紧有所准备。“尽管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将持续复苏,但顽固的新冠疫情仍对经济增长够构成下行风险。鉴于这一风险或与美联储更快收紧政策同时发生,新兴经济体应为潜在的经济动荡做好准备。”

IMF称,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或需要根据美联储的行动,并结合其自身在国内所面临的挑战,动用多种政策杠杆以应对。

现今已不同

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因经济复苏不稳定,供应瓶颈缓慢缓解,投资者都在试图理解并接受“美国通胀暂时性”言论。但IMF表示,现在,投资者的情绪已发生了转变。

“美国国内的物价正以近40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劳动力市场吃紧已开始推升工资。Omicron病毒变体加剧了对供应造成通胀的额外担忧。”IMF指出,美联储在上月决定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时,将通胀情况视为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11月CPI同比上涨6.8%,而市场预计,美国去年12月CPI年率料为7%,高于11月创下的40年最高点6.8%。核心CPI年率料自4.9%的前值跃升至5.4%。

IMF表示,这些变化使得新兴市场的前景更为不确定,而这些国家此外还面临着高通胀和大幅上升的公共债务。

IMF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新兴市场的平均政府债务总额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预计债务占GDP将达至64%。“虽然新兴市场内的各经济体之间存有很大差异,但与美国相比,其经济复苏和劳动力市场并不那么强劲。”IMF补充,而尽管许多国家的美元借贷成本仍处于低位,但对国内通胀和稳定的外国资金的担忧,已导致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几个新兴市场于去年开始加息。

巴西已在2021年间八次加息,目前基准利率为9.25%;俄罗斯央行去年六次加息,基准利率推升至7.5%;南非央行于去年11月加息至3.75%,预计2023年之前将再加息150个基点。

IMF预期美国经济将继续显示出强劲增长的态势,而随着供应链中断得到缓解,财政紧缩对部分平抑火热的需求,通胀将于2022年晚些时候通胀有所缓和。同时,美联储将更快地提高借贷成本的政策指导并没有引发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实质性)重新评估。

IMF补充称,历史表明,若美国政策利率像预期的那样上升,通胀将趋于温和,那么,如果紧缩措施是渐进的、明确的,并且恰当的回应了日益强劲的复苏情况,其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或为良性。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仍会贬值,但外国需求将抵消融资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尤需注意

但即便如此,IMF强调,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来自美联储的外溢效应可能并不全为良性。

“美国普遍的工资上涨或持续的供应瓶颈,可能会使价格上涨幅度超出预期,并引发对通胀加剧的预期。” IMF称,作为回应,美联储加快加息或会扰乱金融市场,收紧全球金融环境。这些发展可能伴随着美国需求与贸易放缓,并加速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进程。

IMF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收紧政策对脆弱国家的影响甚或更为严重。最近几个月,公共和私人债务较高、外汇风险敞口较大、经常账户余额较低的新兴市场,其货币相对于美元的变动已经较大。“正如我们在此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与《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增长放缓和脆弱性上升的结合,或会给这些脆弱的经济体造成循环的不利反馈。”

已有新兴市场开始调整货币政策,提前于美联储行动,同时缩减财政支持,以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和通胀。IMF由此建议,为了应对融资条件的收紧,新兴市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脆弱性来调整应对措施。 

“那些在遏制通胀方面享有政策可信度的国家/经济体,可以更逐步地收紧货币政策。”IMF表示,而那些通胀压力更大或内部机构更弱的国家/经济体,则必须迅速而全面地采取行动。无论是哪种情况,应对措施都应包括货币贬值与提高基准利率。而若外汇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拥有充足储备的央行可以进行干预,前提是此种干预不能取代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整。

然而,因需在支持疲弱的国内经济与稳定价格两端进行权衡,上述应对措施依旧会使得新兴市场左右为难。此外,IMF补充,在现有措施之外向企业提供支持可能会增加信贷风险,进而削弱金融机构的长期健康发展,但撤销这些措施又或将进一步收紧金融状况,削弱经济复苏。

为了处理好这些权衡,IMF表明,新兴市场即刻便要采取措施,加强政策框架,减少其内在的脆弱性;拥有大量外币债务的国家应设法减少这种不匹配,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对冲风险敞口;而负债累累的国家也需要更快地开始财政调整。

除了这些即时措施外,IMF认为财政政策还可以帮助建立抵御冲击所需的经济韧性。制定一个可信的中期财政战略承诺,将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并在经济低迷时期重获财政支持的空间。“这一战略可以包括宣布一项全面计划,逐步增加税收收入,提高支出效率,或实施结构性财政改革,如养老金和补贴改革。”

根据高盛最新研报,美联储今年或将四次加息,预测将在3月、6月、9月,以及12月加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