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多地官宣:就地過年,發錢

2022年春節將至,眼下陝西、河南、天津等省份正遭遇新冠本土疫情,其中天津、安陽兩市更是發現了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鏈。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局勢,多地時隔一年再度發出“就地過年”的倡議。

回顧去年,疫情背景下的“就地過年”首次進入公衆視野。爲留人就地過年,不少地方拿出“真金白銀”,或是直接獎勵外來務工人員,或是鼓勵當地企業引導員工留在當地,並予以補貼,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如今,各地又將拿出哪些留人就地過年的“大禮包”呢?

其中,浙江寧波,安徽合肥、蕪湖等地宣佈了直接向外來務工人員發放“現金紅包”的舉措,部分地方還同時爲留下外地員工的企業帶來“福利組合拳”。

早在2021年12月14日晚,寧波市政府辦公廳就已出臺《關於支持企業留工優工促生產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及部門通過穩定生產、留工穩崗、暖心行動、加強服務等系列政策“組合拳”,鼓勵和支持企業春節期間留工優工促生產。

其中,寧波市對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間在寧波市規上工業企業、限上服務業企業(不含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重大項目施工企業一線生產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繳納社會保險的非寧波市戶籍員工給予專項補貼,補貼標準爲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過500元。

2022年1月8日,合肥市發佈《2022年春節期間穩崗留工專項行動計劃》,宣佈將開展“留肥紅包”派送行動和開展“共享用工”餘缺調劑行動。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條,莫過於1000元的“留肥紅包”。

其中,合肥市向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間留肥,在合肥市重點用工企業、重大建設項目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和規上服務業企業工作,且在肥繳納社會保險的非安徽省戶籍員工發放“留肥紅包”,發放標準爲每人1000元。

2022年1月10日,蕪湖市發佈《蕪湖市“百分之一工作法”2022年春節期間穩生產穩就業專項行動措施》,將開展“政策大禮包”發放行動,倡導和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在蕪過春節、重大項目過年不停工,提供免費城市交通保障服務等。

其中,蕪湖市對全部“一套表”單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限額以上商貿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非蕪湖市戶籍留蕪過春節的員工,按照200元/人的標準給予過節補貼,每戶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針對企業,合肥市鼓勵企業開展共享用工餘缺調劑,積極引導外地員工留肥,併爲留肥外地員工提供合適工作崗位,鼓勵自身缺乏工作崗位的企業通過“共享用工”模式,積極主動聯繫其他有崗位餘缺的企業,進行員工輸送。對春節期間開展共享用工7天及以上的輸送企業,按每人700元標準,給予輸送企業一次性補助,單個企業補助上限爲40萬元。

而在浙江金華等地,則選擇了爲留在當地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消費券。

2022年1月7日,金華新聞客戶端發佈消息稱,爲統籌疫情防控工作,鼓勵非浙江籍在金就業人員留金過春節,金華市制定出臺《金華市區留金人員暖心促消費方案》,擬在春節期間開展留金人員暖心消費活動,爲其發放消費券。

此次消費券發放對象爲在金華市區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業,並在金華市區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繳費的非浙江戶籍人員,不含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包括政府性質建設主體)員工,發放對象約10萬人。根據方案,每人將發放16張50元面額共計800元電子消費券。

此外,杭州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於2021年12月31日研究制定了《杭州市關於春節外省務工人員留杭補助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對春節期間(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留杭的非浙江戶籍務工人員,按每人600元標準,發放兩種電子消費券:一種是每人發放總額爲500元抵扣券,每滿50元抵25元,允許疊加使用;另一種是按人均100元標準設置現金券,以搶紅包形式發放,可直接抵用並允許疊加使用。

發放對象要求在杭繳納社保(以2021年12月31日數據爲準。包括稅務登記註冊在杭的企業,市場監管登記註冊在杭的個體工商戶,發證機關爲市級或區、縣【市】級政府管理部門的社會組織員工),且不含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包括政府性質建設主體)員工。目前,該方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截至2022年1月11日。

對於倡議“就地過年”,人民日報評論部官方微博2022年1月11日點評稱,羣衆響應號召就地過年,各地也應積極採取舉措,從衣食住行到休閒娛樂,讓就地過年的羣衆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提倡就地過年,絕不是搞“一刀切”,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減少對羣衆生產生活的影響,保障人民羣衆過一個健康溫馨的春節。以響應就地過年,換牽掛的人安心放心,爲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我們定能迎來更多溫馨暖心的團聚時分。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也在此前表示,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於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要分類、分區考慮。他同時指出,精準平衡疫情防控和春節團圓的關係,也是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種治理能力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