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統計局:去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79.1%

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展望一下2022年的發展前景,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壓力和風險主要會來自哪些方面?今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增長的力度會不會有所加大?

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今年是我國經濟逐步迴歸常態運行的一年,但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有不確定性,國內發展也有壓力。儘管存在這些風險挑戰,總的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從全年看,經濟還是有望實現穩中求進。

首先,我國疫情常態化防控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生產生活秩序總體穩定,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到目前爲止,我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都是最少的,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肺炎疫苗29.3億劑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總人數12.2億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多的,這爲經濟增長築了一個總的防線。

第二,我國產業供給體系全。我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產業體系完備,配套也較爲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能夠很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促進供給增加。舉幾個例子,去年市場上“缺芯”、“缺箱”,中國的集成電路除進口以外,自身產量增長了33.3%,迅速增加供給;面對缺箱問題,中國金屬集裝箱產量增長了110.6%,翻了一倍還多,這些問題稍微有點緩解了。

寧吉喆表示,在疫情條件下,國際國內居家生產辦公用品需求旺盛起來。有些東西可能不好賣,但是在家裏用這些東西就好賣,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好久都沒有達到這個速度了,2021年產量增長了22.3%。智能手機產量增長了9.0%,手機產量本身就很大,去年總的產量有17億臺,現在又增加了這麼多,主要是因爲有需求。居家辦公就增加了在家喫飯的次數,鮮肉冷藏肉產量增長了24.5%,飲料增長了12%。

“這些例子說明,市場上缺什麼,我國就能生產什麼。今年也是一樣的,只要各位記者把全世界的需求報道出來,我們就有市場主體去努力、去生產、去供給,自然就帶動了經濟增長,增加了就業,改善了收入。”寧吉喆稱。

第三,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我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這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國內強大市場的立足之本。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所下降,2021年又上去了,達到了44萬億元。雖然增速比較低,但是這也很不容易。消費總量達到44萬億元是一個新的臺階,投資總量也巨大,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全年是79.1%,最終消費是65.4%,這凸顯了國內市場的作用。

第四,我國還具有改革開放紅利。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從數字中也能看出來,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達到了兩位數。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去年都保持了較快增長,前幾天海關總署已經公佈過了。同時,我國還是世界上12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到去年底,我國與145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

第五,我國經濟治理能力強。近年來,不斷創新宏觀調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積累了豐富的調控經驗,促進了經濟平穩發展。2020年以來,面對世界疫情,保持戰略定力,沒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強刺激,而是針對市場主體,幫扶政策到位,促進了經濟恢復,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通脹率、政府債務水平都是較低的,貨幣政策有空間,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平穩運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