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朱奕奕

“我這電瓶車上始終放兩個頭盔,一個我自己的,一個給孫子的。”談起去年交通方面的變化,老劉指着自己頭上的安全頭盔說,“以前覺得麻煩一直不願意戴,去年立法了嘛,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戴,這戴習慣了一旦摘下來還真就缺乏安全感。”

自2021年5月《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上海全市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戴盔率已提升至93%。

除了“一盔一帶”,大型貨車“右轉必停”、快遞外賣行業專用號牌……一年來,這些交管名詞不時進入大衆視野。鉚牢誘發交通事故的“灰犀牛”,專啃影響道路通行的“硬骨頭”,2021年,上海警方堅持“人民城市爲人民”理念,細緻梳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100餘條,用“繡花功夫”持續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政務服務水平,向着“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的道路交通環境邁出了堅實一步。

逆行、闖紅燈等非機動車違法也是誘發交通事故重要原因。“要進一步規範電動自行車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快遞外賣行業的監管力度。”這是人大代表李震、市政協委員洪亮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

在推動《條例》落地之後,上海警方按照“全警聯動”的整治模式高頻次組織專項整治,進一步嚴查嚴管各類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針對快遞外賣行業,於年底全面更換“專用號牌”,使用“RFID射頻技術”對相關違法行爲進行精準識別,並建立了違法記錄轉遞、平臺限制接單的良性管控機制,大力扭轉騎手交通違法高發亂象。去年上海交通事故亡人數相比近三年平均數下降28.2%,成爲全國唯一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省份。

去年5月,人大代表薛淵提出“關於在外環線由西向東出龍吳路的下匝道口增設右轉彎車道的建議”,公安交警部門對此進行了認真研究,並邀請薛淵本人至現場進行踏勘,在優化交通組織無法滿足通行需求的情況下,向市交通委申請立項進行道路拓寬與增設車道,於8月底完工,徹底解決該路口“右轉難”的問題。

精耕細作,一直是上海警方交通管理工作的關鍵詞。按照“信號燈一秒一秒調整、交通組織一個一個路口改進”的標準,公安交警部門及時收集、分析人大建議、政協提案、12345市民熱線及一線民警等反映的擁堵問題逐一開展研判,常態開展擁堵節點滾動排摸,因地制宜優化交通組織,提高路網通行效率。

通過採取設置可變車道、直行待行區、左轉待行區、單行道、路口改造渠化等手段,警方2021年內完成徐彙區漕寶路(桂果路-桂林路)、天鑰橋路(零陵路-中山南二路)、楊浦區中山北二路(四平路-政本路)等50餘處擁堵節點改造及11處道路積水點位改善工程主體施工和道路恢復。通過優化交通信號配時,有效緩解了G2高速入城段真北路轉盤、外環線S5立交、中環線國和路上匝道等高、快速路或主幹路的交通擁堵現狀,年內累計改善交通擁堵結點40餘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