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會辦醫明星樣本被停診三個月:強監管之下民營醫療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唯珂 廣州報道  西安疫情下的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產婦流產事件成爲輿論焦點,而處罰措施也隨之落地。

1月13日,西安衛健委網站發佈了《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西安高新醫院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處理情況的通告》。對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處以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後重新開診。

“在民營醫療領域,無論是國際醫學的成功還是西安高新醫院,一度都成爲行業範本。西安高新醫院此前因爲社會辦醫的優勢,提供更爲優質和高端的服務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但這次事件也再次給行業蒙上了陰影。尤其是疫情後,社會辦醫本身壓力就不小。”華南某民營醫療從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到。

曾經的明星範本被罰

據公開資料顯示,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國際醫學”的全資子公司。據西安衛健委官網可知,西安高新醫院於2011年由非營利性的經營性質變更爲盈利性。其母公司國際醫學財報顯示,西安高新醫院是其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2020年度,西安高新醫院收入7.99億元,實現淨利潤6066.81萬元。

國際醫學的財報顯示,自1998年西安高新醫院籌建,2002年正式開診,2009年西安高新醫院獲批成爲中國第一家社會辦醫三級甲等醫院。

國際醫學以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爲主業。目前,公司正在運營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等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同時正按三甲標準建設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西安高新醫院是國際醫學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收入5.38億元,實現淨利潤4231.40萬元。

據瞭解,國際醫學主要運營以大型三甲綜合性醫院爲主的醫療服務機構,西安高新醫院便是其中一家。西安高新醫院1998年籌建,2002年正式開診,2009年獲批成爲中國第一社會辦醫三級甲等醫院,該醫院在陝西省內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20年被確定爲陝西省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定點醫院之一。

多年來,西安高新醫院一直是國際醫學的利潤來源,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門急診總量突破65萬人次,住院人數突破2.4萬人次,手術量突破6700例,均較上年同期增長超50%。

上述民營醫療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綜合性醫院的運營是一門“慢生意”,綜合性醫院的投入週期一般在3-5年,前幾年的經營壓力是比較大的,要做規模,做口碑,影響業績的因素有很多,要看當地的醫保政策、當地的消費能力、還要看醫院的人才儲備。

此前即有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實際上社會辦醫作爲現有公立醫療體系的補充,本身應該扮演起補位的作用,但是醫療的特殊性,使得一方面社會辦醫難以撐起一片天地,另一方面也容易陷入醫療盈利困難的難題,而曾經算是社會辦醫行業翹楚的西安高新醫院這次也算是再陷危機。

民營醫院何去何從?

2020年以來,由於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民營醫療機構遭遇發展瓶頸,整個民營醫療環境都處於低迷的發展狀態,不少民營醫院甚至遭遇了門診停業、業務收入驟減的衝擊,還要應付租金及人員成本等各種開銷。無論是牙科診所還是兒科診所亦或是大型綜合性醫院,不少民營醫院都沒能撐過疫情中的“倒閉潮”,依靠廣告引流的“莆田系”首當其衝。

據丁香園發佈的《2021中國醫療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多數民營醫院由於自身醫生隊伍水平、設備設施的限制,門診量不足,收入陷入瓶頸,導致醫生薪酬普遍下降。2021年民營醫療機構破產、轉讓甚至關門事件頻發。例如河北省石家莊市聖祿嘉婦產醫院拖欠員工薪資;廣州南洋腫瘤醫院有限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河南焦作同仁醫院28次被各級人民法院公示爲失信公司,被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定於2022年1月11日~12日公開拍賣,起拍價約爲3.8億元。

事實上,中國的民營醫院已有20多年的歷程,但至今仍未在民衆心目中建立起信任。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資本的逐利心理帶來了過度醫療,以及人才匱乏導致的醫療質量較差,這導致了老百姓還是湧向公立醫院就醫。一位長期研究民營醫院的專家向記者表示,中國的問題不是醫療資源缺乏,而是配置不平衡,城市和農村不均衡,發達和不發達地區的不平衡,最缺的是醫生,特別是基層的醫生,而資本恰恰又不會進入這個領域,因此仍解決不了中國醫療領域的短板問題。

“市場是自由的,政府給予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是自由的,同時要求按照法規、法律辦醫。”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此前曾表示,“至於能不能辦下去,是民營醫院自己的事。不過,鼓勵社會辦醫不應該是政府做甩手掌櫃的潛臺詞,而是應該更好地釐清市場與政府的責任,更好地履行政府應該履行的責任。”

不可否認的是,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多層次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具有重大意義。中國政府網站統計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國醫院總計3.6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萬,民營醫院2.4萬。與2020年3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76個,民營醫院增加了1246個。

如何像管公立醫院一樣管好民營醫院?民營醫院需要清晰界定自己的行業定位,擁有穩定的自身造血能力,在市場需求層面上深耕、垂直於某一專科醫療領域,從用戶體驗、信任重塑、營銷轉型和質量安全等方面完善自身醫療服務品類建設,提升服務品質、建立起技術專業化的堡壘纔是最穩妥和最有希望的舉措。 

眼下,民營醫院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經歷疫情的挑戰時刻,而是嚴格的行業監管。

(作者:唐唯珂 編輯:林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