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太兇,歐洲出臺更嚴格口罩令

來源:北京商報

奧密克戎來勢洶洶,嚴防“人傳人”的同時,也需警惕“物傳人”。在1月17日的北京市第26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提到,北京於15日新增的1例本土奧密克戎確診病例,自述近期曾收發國際郵件。“結合病例流調,可疑物品樣本檢測結果和病例標本基因測序結果,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感染病毒的可能。”龐星火總結稱。

“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

1月15日北京通報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1月16日-17日9時,北京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日病例報告後,初步流調及大數據比對發現,“確診病例14天內無外省市旅居史,無相關病例接觸史”的狀況也讓人疑惑病毒從何而來。經過相關部門24小時進一步流行病學調查,全方位的風險點位排查、採樣檢測、陽性貨物排查和基因測序,部分線索才浮現出來。

“病例自述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龐星火在會上介紹,該國際郵件於1月7日自加拿大發出,途經美國及中國香港到達北京,病例於1月11日收到郵件。病例自述,在此期間其僅接觸郵件包裝外表面和文件紙張首頁,未接觸包裝內表面和其他紙張。

對此,北京疾控採集了該國際郵件環境標本22件,其中包裝外表面2件、內表面2件以及文件內紙張標本8件,經核酸檢測均爲陽性,並檢測出奧密克戎變異株特異性突變位點。此外,採集了同一來源發往另一地點尚未拆封的國際郵件環境標本54件,檢出5件陽性,其中外包裝陽性1件和文件內紙張陽性4件。

龐星火表示,結合病例流行病學史、可疑物品樣本檢測結果以及病例標本的基因測序結果,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截至目前,在運輸途中可能接觸人員共8人,除病例外其餘接觸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爲陰性。

而在病例報告的海淀區,副區長林航介紹,截至1月16日,北京共判定病例密接69人,其中海淀55人,均已落實管控,核酸結果均爲陰性。截至16日24時,海淀區通過“敲門行動”,累計摸排涉疫情人員1976人、居民主動報告3658人。同時,迅速啓動核酸應急檢測機制,採用集中採樣、特殊人羣和高風險人羣上門採樣的方式,累計採集人員樣本13373件、環境樣本692件,除病例及其家中、工作單位環境樣本18件爲陽性外,其餘均爲陰性。

“在此基礎上,全區應急開放30個臨時核酸檢測點位,爲與病例軌跡存在時空交集的居民,也包括同住人員、同辦公室人員或頻繁接觸人員提供48小時內兩次核酸檢測,並接受願檢盡檢,截至目前已採樣11824人,結果均爲陰性。”林航說。

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下,“人”“物”同防不可忽視。龐星火表示,既往我國多個省(市)也曾報道經冷鏈或非冷鏈物品傳播的案例,近期我國多地也曾有境外郵件及其他物品陽性的報道。新冠病毒可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冬季經物傳播的風險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過往進口產品或是此次北京國際郵件均是在外包裝上檢測出陽性,這對物流防疫把控提出了較高的挑戰。一位物流從業人士表示,當貨物進入國內,物流商通常只能在箱體上進行消殺,而在清關環節,海關也很難做到將所有物品進行開箱查驗消毒。個人郵件涉及隱私,他人若是拆封也是違規行爲。“因此個人做好防護很重要,在收到跨境物品後,要注意自行將其消毒處理。”上述人士指出。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廖凌竹表示,將嚴格做好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消毒、通風等工作,進口國際郵件快件,要在進入生產處理環節之後,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消毒,確保郵件快件外包裝消毒到位、車輛消毒到位、分撥處理形成閉環。同時,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等重點物品生產經營風險管控。

中通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北京管理中心已第一時間對北京轉運中心和京南轉運中心的操作場地進行了幾十個點位的採樣核酸檢測,並安排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入駐轉運中心,方便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另外,北京轉運中心符合條件的員工加強針均已完成接種。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陳燕燕認爲,一方面需要加強進口供應鏈各個節點的把控,特別是在非常時期,減少疫區送至的郵快件;另一方面,國際文件類寄遞無紙化也是可思考的嘗試。

會上,龐星火建議,目前全球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高發,在國外疫情高發期間儘量減少購買境外商品,若收到境外郵件或物品時,要正確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減少直接接觸和交流。儘可能在固定地點取件,實現無接觸交接,如需當面簽收,請與快遞員保持安全距離。

“拆件時儘量在戶外進行,外包裝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對內外包裝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完郵件後及時摘下手套,認真進行手消毒或清洗雙手,更換口罩,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鼻。”龐星火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何倩 實習記者 韋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