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虎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年味兒越來越濃。新年新氣象,神州大地處處生機勃勃。今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民衆家事,都值得我們書寫和記憶。自即日起,農民日報開設“新春走基層”欄目,陸續推出本報記者發自一線的報道,展示農業新成就,描繪鄉村新風貌,希冀農民新生活。

  康平縣二牛所口鎮是遼寧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前不久,記者來到這裏探訪脫貧戶,看看他們現在生活過得怎麼樣。

  走進二牛所口鎮劉家村脫貧戶馬國健的院子,看到院子左側有一排豬舍,院子右側柵欄圈起的空地上還有幾十只大白鵝,屋前還停了一輛轎車。

“有了政策支持,俺家現在也是有房有車了”

  馬國健(右)和父親在院子裏整理玉米。

  馬國健家2015年時被列爲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父母都因爲生病不能幹活。他與媳婦原來在瀋陽打工,但因爲父母需要照料,便選擇回鄉。

  馬國健說:“我家有18畝地,光靠種莊家還是不行。看村裏有很多人發展養殖業,於是想着通過養豬掙錢。因爲本錢不足,便找村黨支部書記幫着想辦法。村黨支部書記說,國家對貧困戶有貸款扶貧政策,可以幫着協調辦理小額貸款。於是,我辦了3年期的5萬元貸款,開始養豬。”

  拿到貸款後,馬國健花了8000元購買了第一批3頭母豬。從3頭母豬起家,通過自繁自養,如今他家的圈裏已有12頭老母豬與20頭即將育成的肥豬。“2018年與2019年豬行情特別好,一批豬能掙五六萬元。”馬國健說,這幾年他手裏漸漸有錢了,不但把貸款還了,翻建了新房,去年末還特意到瀋陽買了一臺二手車作代步用。

  “有了政策支持,俺家現在也是有房有車了,得空還會拉着老爹、媳婦、兒子到康平縣城轉轉。”說起從前和現在生活最大的變化,馬國健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以前手裏沒錢,遇事總是借錢花,現在不用再借錢了,而且手頭還有了餘錢,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劉家村原有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多在政府的幫扶下過上小康生活。“沒有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也不用擔心。村裏利用壯大集體經濟的資金投入酒廠,利用康平縣鄉村振興局的扶貧資金建了7個溫室大棚種植花卉,這兩個項目能給他們分紅。”二牛所口鎮黨委書記馬鳳佳介紹。

  目前,二牛所口鎮有5個村獲得壯大集體經濟資金的扶持,都發展了特色產業項目。例如,岔海村利用有豐富的蒲草、柳條資源的優勢,開發了40多種柳編工藝品,形成了柳編產業;西王家村利用資金建立了光伏電站,村集體一年收入增加十幾萬元,等等。

  二牛所口鎮切實落實“四個不摘”政策,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馬鳳佳說:“我們緊盯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掛圖作戰,一對一幫扶,同時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精準施策,開展常態幫扶,堅決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於險峯 張仁軍

原標題:“有了政策支持,俺家現在也是有房有車了”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