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國家發改委:一季度不確定因素較多,抓緊實施擴大內需系列舉措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一季度不確定因素較多,抓緊實施擴大內需系列舉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月新聞發佈會,回應了當前形勢判斷和政策應對等問題。

2021年我國GDP達到114.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我國繼續引領全球經濟恢復,經濟增速居主要經濟體前列。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25萬美元,預計超過全球人均GDP水平,進一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門檻。

當前疫情仍有反覆,不同行業部門恢復進度不一。2021年外需持續強勁增長,但國內消費和投資比較低迷。2021年三季度經濟加速下行的態勢,在四季度得到了改善,四季度經濟兩年平均增速回歸至5.2%的水平。但是,四季度房地產增加值繼續負增長,散發疫情對消費拖累明顯,當前經濟運行仍有下行壓力。

展望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壓力挑戰,局部散發疫情直接影響居民消費,投資增長受到一些制約,外貿進出口不確定性較大。另外,企業生產面臨要素短缺等問題,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出現波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把政策發力點適當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動手、早見效,以穩定的經濟運行態勢應對各種挑戰。要抓緊出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及時研究提出振作工業運行的針對性措施,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袁達指出,將持續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根據經濟運行需要及時推動出臺相關儲備政策,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當然,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的態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改變,對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

“傳統基建+新基建+製造業”多方擴投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4%,其中,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3.4、-0.5、1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四季度經濟運行有所好轉,在於出口的持續超預期,投資依然是拖累項。

2021年我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規模54.5萬億元,兩年平均增長3.9%,增速相對低迷。其中,2021年製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4.8%,在加速上行;基建投資兩年平均增速爲0.3%,10月份以來穩定在0.3%的水平,呈企穩狀態;房地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速爲5.7%,增速雖然相對較高,但在加速下行。

房地產無疑是當前投資中最大的拖累項。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分行業GDP覈算結果,四季度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較三季度下行幅度繼續擴大1.3個百分點。房地產作爲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季度增加值負增長的現象比較罕見,顯示四季度房地產業仍在加快下行。

基建投資也弱於預期,儘管2021年地方專項債規模高達3.65萬億元。不過,在地方加快資金使用和項目開工作用下,2021年12月投資由降轉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連續兩個月出現回升。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2年經濟下行壓力總體上比較大,既有供給側的擠壓,如上游大宗商品漲價擠壓中下游企業利潤和供應鏈短缺的制約,也不排除疫情散發對消費恢復的制約,同時商業房地產投資也存在下行可能。2022年拓展投資空間、擴大投資需求,如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補短板、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就顯得非常重要。

國家發改委對於2022年積極擴大投資做出系列部署,包括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紮實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着力擴大製造業有效投資、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促進社會投資等。

其中,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包括推進交通、能源、水利、農業、環保、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設,統籌推進城市內澇治理,加強“一老一小”、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民生領域建設。

擴大製造業投資方面,2022年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區域產業鏈佈局、推動東部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等。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從我國發展階段看,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也有動力。我國產業升級發展趨勢向好,企業創新投入不斷加大,今年還要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製造業投資、企業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

袁達指出,部分2022年專項債券額度已經提前下達地方,去年發行的專項債券有相當一部分資金結轉到今年使用,推動這些專項債券資金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對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投資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將指導地方下大力氣做好專項債券項目前期工作,儘快辦理各項審批手續,抓緊落實徵地拆遷、市政配套等建設條件,推動新開工項目及時開工建設。

增收與減負並舉促消費

202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兩年平均增長3.9%,恢復進程較慢(2019年消費增速在8%左右)。

其中,餐飲等接觸式消費受疫情衝擊明顯。2021年我國餐飲收入較2019年下降1.1%,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當然,居民減少外出就餐,增加了線上購物,尤其是對基本生活品的採購。2021年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消費兩年平均增長10.4%,保持較快增長。與此同時,我國消費升級的態勢並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我國消費恢復較慢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收入差距在擴大。疫情發生以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增速始終慢於平均數,而低收入羣體的邊際消費傾向較高,收入差距的擴大導致消費支出恢復緩慢。另一個原因是居民的消費意願從疫情發生以來始終處於較低水平,疫情對收入的衝擊和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居民的消費信心造成較大影響。

北京騰景大數據應用科技研究院經濟預測部主任崔煜表示,預計2022年我國經濟增速會進一步下行,全年預計增長5.1%,整體呈現出前低後高的態勢,四個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爲4.5%、5.1%、5.4%、5.1%。2022年進出口將從高位回落,基建投資成爲投資支撐項,消費實現溫和復甦。預計消費全年增長5.8%,投資增長5.8%,其中基建、製造業、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5.8%、5.5%、3%。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1年支撐經濟增長的出口和房地產,到2022年兩者支撐作用將逐漸減弱。加之內需恢復較慢,基建投資難以扛起穩增長大旗,經濟增速將維持在中速水平。預計2022年GDP增長5%左右,其中消費增速溫和修復至6.5%,投資增速在4.5%左右,出口增速在4.5%左右。由於當前需求偏弱,消費恢復較慢,預計2022年一季度經濟增長4.5%。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爲65.4%,拉動GDP增長5.3個百分點。後續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促消費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以及新政策的進一步出臺,消費將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國家發改委圍繞促消費,將圍繞優化消費供給、提升消費意願、釋放消費潛力、優化消費環境等展開系列工作。

其中,爲了提升消費意願,適時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體系,增加居民收入與減負並舉,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互促共進機制,以城鄉居民收入普遍增長支撐消費持續擴大。

釋放消費潛力方面,將深入推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鼓勵綠色消費引領綠色生產,大力提升電商、快遞進農村綜合水平和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等。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外印發了《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因地制宜滿足節日消費需求、打造線上節慶消費升級版、拓展縣域鄉村消費、擴大冰雪消費、提升文旅休閒服務供給等十方面舉措。

金賢東表示,堅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穩定和擴大消費,落實地方主體責任,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式防控,最大限度減少對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影響。同時,加大對困難羣衆兜底性保障力度,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千方百計滿足困難羣衆基本生活消費需求,確保廣大人民羣衆度過喜慶、祥和、安全、健康、綠色的節日,努力實現全年經濟“開門穩”。

(作者:周瀟梟 編輯:張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