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私募行业发展不断提速,监管趋严态势也愈发明显。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一口气发布了5篇《纪律处分决定书》,涉及中科杰锐、融泰汇通、厚道资产、厚兴投资、乾堃资产等5家私募管理人,以及相关8名私募高管。

其中,中科杰锐和融泰汇通由于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向投资者承诺保本和保收益,均被撤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同时其高管纷纷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

业内人士直言,私募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私募管理人数量的迅速增加,也带来了诸多行业乱象。因此,有效的行业规范不能缺席,同时私募管理人也需要提升自查能力。

两家私募直接被注销

中小型私募承诺保本或者保收益的潜规则,受到了监管的严厉处置。

1月13日,中基协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深圳市中科杰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两大违规行为:

一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向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

2020年1月7日,中科杰锐法定代表人李萍萍向深圳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方际正帆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帆顺风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某投资者签署《承诺函》,约定由李萍萍与深圳市融泰汇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祥向其承诺“投资基金未来能够收回本金并获得年化10%的投资收益”。

二是中科杰锐不配合协会自律检查,且已不在协会登记的办公地办公。

2021年4月,在协会现场检查过程中,中科杰锐仅让总经理助理易楚一名员工到场接受检查。协会检查组通过电话、请易楚口头转达等方式多次要求李萍萍配合检查,李萍萍或是不接电话,或是由易楚转告检查组不方便接受检查。协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已不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登记的办公地址办公。

对此,中基协决定作出“撤销中科杰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纪律处分。同时,取消李萍萍的基金从业资格。

无独有偶,另一家深圳私募——融泰汇通投资有限公司也存在类似的违规行为,即公司总经理向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且公司不配合协会自律检查,已不在协会登记的办公地办公。

对此,中基协决定取消融泰汇通会员资格,撤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同时,融泰汇通的法定代表人、合规风控负责人、执行董事石阳,还有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李祥,以及公司风控总监何承合,收到了中基协的纪律处分决定书,中基协决定取消石阳、李祥的基金从业资格,要求何承合参加强制培训。

“中小型私募之前经常把承诺保本或者保收益当作潜规则,因为这样可以募集到更多资金,这无疑是违规的。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因承诺保本而受处罚的私募有所增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严监管态势下私募加强自查

除了承诺保本或者保收益,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公开推介产品、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信息与实际不符也是常见的私募违规行为。如今在严监管态势下,违规行为生存空间急速压缩。

比如,浙江厚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委托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未合理审慎审查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未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等影响其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以及未按规定更新机构诚信信息四大违规事实,因此被暂停受理私募产品备案6个月。

与此同时,上海乾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公司网站未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宣传推介私募基金、宣传私募基金产品的预期收益以及登记备案信息更新不及时三大违规行为被暂停私募产品备案12个月。

厚道资产则因存在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信息与实际不符、私募基金产品未按规定及时备案等六大违规行为被暂停受理私募产品备案6个月。

近年来,私募行业的监管日渐严格,风险化解工作明显提速。

今年1月17日,证监会系统2022年度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稳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分类整治。深入开展“伪私募”“伪金交所”整治,加强分工协作,消除监管真空。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监管的加强对于明确私募行业发展方向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必要的,从中长期来看,严监管有利于树立私募基金在投资者中的良好形象,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记者采访获悉,在监管加码的同时,私募管理人也在马不停蹄提升自我核查能力。

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透露:“今年公司新招聘了一位合规总监,从业经历非常丰富。私募发展到如今这个状态,合规底线已经是私募的生命线了,若要健康、长期发展,公司合规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据我了解,很多百亿级私募在合规层面都加大了投入。”

“我现在和公司员工反复强调,千万要合规,不管是产品募集、备案和管理的过程,还是净值披露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现在行业监管严格,而且公司是百亿级私募,一旦出现违规风险,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品牌,还可能对投资人造成伤害。”沪上某去年新晋百亿级私募创始人直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