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宏觀槓桿率已連續5個季度下降

本報記者 劉 琪

1月18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會上表示,2021年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自主性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金融指標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有力增長,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同時,劉國強表示,2022年,央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爲,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此外,央行在發佈會上還就降息、降準,我國宏觀槓桿率,房地產市場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存款準備金率

進一步調整空間變小

1月17日,央行超預期同時下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各10個基點。對此,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表示,此舉旨在增加流動性供給,提前對沖1月份稅期高峯、政府債券加快發行、春節前現金投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次MLF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調,體現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爲、靠前發力”,孫國峯表示,這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通過LPR傳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穩定經濟大盤,保持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平衡。

針對後期是否還有降準的空間和可能性,劉國強表示,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爲8.4%,此水平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國曆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均不高,因此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應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預計2022年宏觀槓桿率

仍然會保持基本穩定

2021年,在科學有效防疫背景下,穩槓桿促增長取得了顯著成效。據劉國強介紹,2021年我國宏觀槓桿率爲272.5%,比2020年末下降7.7個百分點,且按照季度看,已經連續5個季度下降。

劉國強表示,影響槓桿率水平,有分子的因素,即總債務,也有分母的因素,即國內生產總值(GDP)。從分子看,去年總債務水平總體平穩;從分母看,因爲我國疫情防控比較得力,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因此GDP增長較快,槓桿率隨之下降。

同時,劉國強表示,預計2022年宏觀槓桿率仍然會保持基本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當前宏觀槓桿率持續下降,爲未來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創造了空間。5個季度宏觀槓桿率下降,爲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槓桿率越低空間越大。從國際上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好,經濟增長韌性比較足,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速仍然會快於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分母會保持比較大,也就爲未來更好保持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了條件。央行將堅持系統思維、統籌協調,立足於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好跨週期貨幣政策。

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爲

近期已逐步迴歸常態

去年下半年,恒大等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顯性化,受此影響,市場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隨之出現短期應激反應。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談到,針對這一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金融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採取應對措施,重點開展了幾方面工作,包括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工作;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出臺《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風險化解和行業出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爲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鄒瀾介紹,從數據上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鄒瀾表示,下一步,央行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