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1年末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2022年資管新規元年正式開啓,銀行理財市場進入全面淨值化時代。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正式發佈以來,銀行致力於理財產品轉型,理財市場迎來大變革。

理財產品轉型現狀:保本理財、90天內封閉式理財退出,中小銀行完成淨值化整改任務

資管新規出臺之後,保本理財產品有序退出,自2019年開始,就不斷有銀行清零保本理財產品,交通銀行郵儲銀行青島銀行、貴陽銀行、長沙銀行等率先清零保本理財產品。

在各大銀行中,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保本理財產品規模最大,不過2021年初開始已經停發保本類理財產品,存量產品當年基本上自然消化。2021年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的大多爲地方性小型城商行及農商行。

根據資管新規,爲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

截至2021年末,90天以內封閉式理財產品已全部退出。目前理財市場上,3~12個月中短期理財產品依然佔據市場主流,由於理財產品在封閉期內無法贖回,流動性偏差,投資者更傾向於購買中短期理財產品。不過產品期限有拉長趨勢,尤其是理財公司發行的封閉式產品,平均期限已經超過400天。

在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方面,各銀行進展差異較大,地方性銀行充分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產品淨值化轉型走在前列。根據上市銀行公佈的年報數據,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城商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平均在90%左右,股份制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平均不到80%,國有銀行則平均不到70%。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1月15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 上海蘇河灣峯會”上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銀行業保險業已於2021年底基本完成資管業務過渡期整改任務,整體符合預期。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理財產品實現清零,絕大部分銀行如期完成理財存量整改任務,特別是中小銀行已按時完成整改工作,爲銀行理財業務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不過部分理財產品只是完成形式上的轉型,在資產配置、產品估值方面需要加強監管,防止出現期限錯配、過度使用成本法估值等行爲。

進入2022年以來,只有中國銀行、渤海銀行等個別銀行仍在發售非淨值型產品,以對接未能按期處置的存量老資產,絕大部分銀行已停發預期收益型產品。

理財產品逐漸打破剛性兌付

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主要目的是爲了打破剛性兌付,讓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近幾年,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取得了很大進展,大部分投資者都不再閉眼買理財,明白理財產品不再保本,銀行不再兜底,產品虧損只能由投資者個人承擔。

近兩年,理財產品淨值階段性下跌,甚至跌破初始淨值的現象很常見。根據零售金融新視角監測的數據,截至2021年12月末,理財公司有5240只人民幣非現金管理類產品披露淨值數據,其中37只產品累計淨值低於1,佔比0.71%;四季度首尾均披露淨值的產品3315只,期間淨值下跌的產品103只,佔比2%。

從產品實際淨值表現來看,淨值波動較大的大多爲中高風險理財產品,淨值型產品整體虧損比例不高,投資者只要持謹慎態度,可以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

銀行及理財公司在投資者教育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通過宣傳單、漫畫、短視頻等方式,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向投資者科普淨值型產品,提升投資者的理財專業知識。

理財公司成爲主要發行機構,中小銀行謀劃轉型

根據媒體報道,未成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今後或不能新增理財業務,個別地方監管部門已經要求轄區內銀行壓降理財業務規模。未來理財公司牌照將更有價值,2021年下半年,北京銀行、烏魯木齊銀行、西安銀行、貴陽銀行等多家城商行公告稱將成立理財子公司。

但理財子公司成立門檻較高,最低10萬元實繳註冊資本,將會直接消耗銀行核心資本,影響銀行開展其它業務,且很多地方性銀行理財業務能力與大中型銀行差距較大,或需謀劃理財業務轉型,未來只能從事代銷理財業務。

目前合資理財公司共4家,均爲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與海外資管機構合資成立,其中匯華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已開業。中小銀行或考慮與其他銀行或資管機構合資成立理財公司,但目前還沒有先例,如果是中小型銀行互相“抱團取暖”,雖然能解決資本問題,但對理財產品研發、硬件系統、人才配備等方面幫助不大,與有實力的資管機構合作更能幫助中小銀行提升理財業務水平。

(零售金融新視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