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美術館“同心向黨 砥礪奮進——江蘇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書畫展”。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 沈萍 王磊

“堅持統一戰線”,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概括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應該說,這個結論既與我們黨長期以來堅持的“統戰工作是最大的工作”的思想一脈相承,也與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強調的“以史爲鑑、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認知彼此呼應,道破了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關鍵的奧祕所在。新時代用好統一戰線這個法寶必須深刻把握其本質、核心和方向,在多維統籌和協調共進中開創新的局面。

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的重要法寶

毛澤東曾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所謂統一戰線,簡單來說,就是要正確處理敵、我、友的關係問題,其核心目的在於着力解決“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一和同盟軍問題”。通俗地講,統一戰線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奮鬥。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實踐誕生於黨的創立時期,並在之後的各個時期被反覆證明是成功的重要法寶。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特別指出“黨的基本的策略任務是什麼呢?不是別的,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而且明確將統一戰線視爲“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的首個法寶。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提出了“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改革開放後,鄧小平認爲,進入新時期“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江澤民、胡錦濤也反覆強調建立最廣泛的“四者”聯盟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認爲統一戰線“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圍繞新時代爲什麼仍然需要統一戰線、需要什麼樣的統一戰線,以及怎樣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等關鍵內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一百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中形成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愛國統一戰線等多個具有不同歷史背景與時代特徵的統一戰線,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用行動和事實證明了“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的正確性。

深刻把握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本質、核心和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發展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以及所肩負的使命任務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而“越是變化大,越是要把統一戰線發展好、把統戰工作開展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

強化團結和聯合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新時代統一戰線要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團結和聯合一切可以團結聯合的積極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同向因素,擴升合力作用。在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建立最廣泛的同盟軍,將那些與我們黨同奮鬥、共進退的一切黨內外、國內外人士納入“我”方陣營,增加既可同甘亦可同苦的“鐵兄弟”,大力發展和協調處理新型五大關係,即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以及海內外同胞關係,構建執政黨與各民主黨派團結合作的政治共同體,中華兒女大團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新的社會階層責任共同體,以及港澳臺海外與內地協調的命運共同體,最終實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樣一種生動活潑局面。

明確服務與責任的核心內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統一戰線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統戰工作取得成效、體現作爲的根本所在。新頒佈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首次將“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者”納入統戰範圍,這不僅擴大了新時代統一戰線的內涵,而且標誌着“愛國統一戰線”進一步豐富爲“復興統一戰線”。也就是說,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核心就是要服務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與此同時,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每個中國人、每個民族都是主角,也都肩負責任。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凝鑄的寶貴財富。發揮新時代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同樣要激發成員的責任擔當。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引導統戰成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民族復興作爲精神支柱與行動遵循。

把握實踐推進與制度建構的發展方向。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具體體現的新時代統一戰線,其發展完善具有深層的制度建構考量,這種考量尤其體現在對新型五大關係的實踐推進上。換句話說,新時代的統一戰線不僅表現爲具體的統戰工作,而且統戰實踐本身已經成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生動體現,對統戰實踐的經驗總結事實上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成爲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國共產黨的統戰實踐,一方面促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形成的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一國兩制”等相關制度本身又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

奮力開創新時代統戰工作新局面

團結就是力量。開創新時代統戰工作新局面,不僅十分必需,而且要堅持科學的方法論原則。

堅持一致與多樣兩大特性相協調。統一戰線是一致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統一體,只有一致性,沒有多樣性,或者只有多樣性,沒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同時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儘可能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係,關鍵要堅持求同存異。求同,也就是尋求一致性,求解最大公約數。形成最大公約數的前提是思想的高度契合和目標的一致趨向,即共同的政治基礎。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最大公約數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存異,也就是海納百川、包容多樣,延伸最大圓半徑,畫出最大同心圓。新時代統一戰線以堅持黨的領導,維護民族利益爲圓心和底線,包容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價值觀念、不同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差異,以空前的廣泛性與包容性,畫出大團結大聯合的最大同心圓。

堅持領導與引導兩大方法相促進。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黨的領導,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首要原則和根本保證。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新時代統戰實踐中,既要讓黨的領導覆蓋統一戰線的各領域,貫穿統戰工作的全過程,堅決反對危害黨的領導的錯誤行爲,又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民主黨派、宗教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新從業人員等不同羣體達成共識,凝聚人心。無論是領導,還是引導,關鍵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準,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

堅持傳統與新興兩大領域相結合。新時代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統戰工作,既要關注傳統領域統戰工作的創新發展,又要重視新興領域、新興羣體的團結聯合,二者不可偏廢其一。一方面在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民族、宗教、港澳臺等傳統統戰工作領域創新理念、拓寬視野、培養新人;另一方面重視對新興領域與新興羣體的團結聯合。特別是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及新媒體、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新興領域的統戰問題及意識形態問題不容忽視,“要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繫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引導他們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身體力行、爭做示範。

堅持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相統籌。新時代統一戰線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瞄準安全和發展兩件大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核心匯聚偉力,共助民族復興;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內引外聯,共謀世界大同。一方面高舉中華團結的大旗,引導各民族羣衆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在爲民族復興貢獻力量中,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大旗,加強內引外聯、牽線搭橋,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在夯實全人類共同利益上共同發展。

[作者沈萍爲南京曉莊學院講師,王磊爲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本文爲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2019SJB122)和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21SZB-001)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