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嫣然    

  今年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21年中央企業“成績單”出爐,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實現36.3萬億元和1.8萬億元,年初制定的目標全面完成,央企效益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國企改革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爲主的國資監管體制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國資委祕書長彭華崗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並把改革重要舉措和經驗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推動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今年央企經營目標明確

國資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9.5%,兩年平均增長8.2%;實現利潤總額2.4萬億元,淨利潤1.8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3%和29.8%,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爲14.5%和15.3%。

年初制定的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和資產負債率目標也得到了全面完成。

“中央企業的營收、利潤、淨利潤,都創了歷史最好水平。”彭華崗說。

分析原因,彭華崗表示,國資央企積極開展提質增效升級版專項行動,圍繞穩產增收、降本節支、創新發展、風險防範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快中提質。此外,改革激發活力,着力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以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爲突破口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改革效能不斷釋放。

彭華崗還提到,去年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高,改革開放縱深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也爲我們企業發展經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分析,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紅利釋放,稅費的減少無疑增加了企業盈利,“兩新一重”投資爲中央企業擴大產能、增加收入打開了市場空間。更與中央企業的主動積極作爲有關,即央企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條件利用市場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央企利潤大幅上漲,還與工業品價格上漲有關。去年以來,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價格上漲,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多次刷新歷史紀錄。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9750.1億元,同比增長38.0%。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主要集中於上游採礦和原材料製造行業,而居於產業鏈上游行業的多爲大型央企和國企。

彭華崗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央企的經營目標任務是“兩增一控三提高”。“兩增”,就是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增速;“一控”,就是資產負債率要控制在65%以內;“三提高”,就是營業收入利潤率要再提高0.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再提高5%、研發經費投入要進一步提高。

“堅持把穩增長、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跨週期調節工作的要求,及早制定有利於穩增長的措施,早部署、早發力、早落實、早見效,掌握穩增長主動權。”彭華崗強調,要充分發揮央企作用,全力以赴穩運行、穩供應、穩暢通,助力國民經濟運行。

適時組建新央企集團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收官之年。截至2021年年底,已經完成總體任務的70%。

國資委表示,要把鎖定並高質量完成重點任務、補短板強弱項、務求改革實效、實現改革成果全面穩固化制度化作爲今年改革工作的着力點,確保上半年在重點難點任務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並完成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在黨的二十大前基本完成三年行動各項任務,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掃尾工作,實現全面勝利收官。

彭華崗透露,今年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國資央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中國星網、中國電氣裝備、中國物流集團、中國稀土集團掛牌成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鞍鋼重組本鋼,國家管網集團資產重組順利完成,煤炭、醫療等專業化整合深入實施,天翼雲、海工裝備創新平臺加快落地。

“2021年央企重組整合項目之多、力度之大、規模之新、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彭華崗說,這些項目有力推動了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優化,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促進了行業轉型升級,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質量。

劉興國對第一財經表示,在2021年實施的幾組中央企業併購重組案例中,專業化整合的特徵更爲突出一些。在重組方式上,既有強強聯合的戰略重組,也有優勢互補的產業鏈整合,以及同類業務的專業化拆分整合。未來國企佈局結構的優化調整還有很大空間,併購重組還將繼續深化推進,專業化整合仍是國有企業併購重組的主要方式。

日前召開的央企負責人會議明確,2022年將深化跨行業跨領域跨企業專業化整合,加強海工裝備、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物流大數據、航空貨運等協同發展平臺建設。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第一財經,專業化整合是圍繞產業鏈開展的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它的上中下游往往延伸到不同的行業、領域和企業。目前同一條產業鏈上,仍有不少央企分散地開展業務,同質化競爭,無法形成合力,因此需要專業化整合來解決國有資本分散佈局的問題。

彭華崗在發佈會上表示,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對相關行業、企業的系統性研究,圍繞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資源分散的行業和領域,統籌規劃重組整合的總體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穩步推進,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走深走實。

除了央企,國資委還要求推動地方國有企業按照業務板塊實施整合,消除區域內無序競爭,培育與地方發展定位相契合的支柱產業。

近期,湖南省國資委印發《湖南省國資國企“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優化佈局結構調整,以提質增效爲重點,大力推進能源、交通、旅遊、醫藥、環保等領域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雲南省省屬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調整佈局結構,加快打造產業新體系。推進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浙江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明確佈局結構實現新拓展。實施一批開放性市場化重組、專業化整合,國資產業集聚度和產業鏈高端佈局力度進一步提升。

探索混改差異化管控

國企改革的另一項重點任務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彭華崗在發佈會上介紹,去年中央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施混改的項目超過890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800億元。中央企業在引進各類社會資本開展合資合作的同時,也從加強產業鏈合作、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出發,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展對民營企業的參股投資。目前,中央企業累計對外參股企業超過6000戶。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高國有企業活力的重要途徑,混改企業堅持以混促改,以深度轉換經濟機制爲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中長期激勵、全員績效考覈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彭華崗特別強調,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國企改革的全部,也不是國企改革的唯一方式。我們也不能把混改視爲國企改革的“靈丹妙藥”,不是一混就靈,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混改。我們國有獨資企業、全資企業一樣也可以搞好搞活。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表示,混合所有制企業尤其是國有相對控股混改企業的管理,是國企改革中一大難題,也是國企改革中最突出的短板、最明顯的弱項。混改要因地施策、因企施策、因業施策,分類發展、分類改革、分類考覈、分類監管。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差異化管控和個性化改革已被列爲2022年國企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17日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專題推進會上透露,要因企因地因業分類改革,抓重點抓關鍵提高精準性。年內將推進更多國有持股超過50%的上市公司引進積極股東持股5%以上。同時,將國有股權比例低於50%,特別是低於三分之一的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作爲重點,推動更多企業探索實施差異化管控。

各地也在積極探索對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管理模式。去年年底,山東國資委對外印發了《關於省屬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省屬企業結合實際授權放權情況,對相對控股企業需要國有股東決策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充分發揮非國有股東作用,相對控股企業非國有股東與國有股東按出資比例享有平等股東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