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缪琦    

  深化科创板制度创新,推动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过去一年里,上海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新动能持续成长。

在1月20日开幕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1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32万亿元,增长8.1%。

与位居全国城市首位的生产总值对应的,是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1%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8.3%,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等数据。这些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2年,上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设定了主要的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5.5%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则保持在4.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则保持在3%左右。

上海今年要重点做的工作,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了“十个聚力”来概括。其中,“聚力更好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排在首位。

被中央赋予重大战略任务的浦东,今年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道路上,将探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等改革,并打造一批功能性产业创新和服务平台,支持推出更多面向国际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推动设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等重大平台。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推动率先试点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度型开放举措,以及深化科创板制度创新,推动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都在上海今年的任务之列。

在发展新动能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仍然是重点。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要全力推进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

其中包括:增强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国产设备、零部件、材料、设计软件等补链强链固链计划,高标准建设电子化学品专区。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水平,加快大同临床研究及应用的快通道,推动创新药、高端意料器械研发攻关和产业化。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布局发展一批智能终端产品和机场、建筑、能源等场景应用。

同时,瞄准产业链高端和核心环节,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拓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市场化应用,布局电子信息和民用航空、空间信息、船舶海工等高端装备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等特色产业集聚区。

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将全面发力“五型经济”。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首台套设备、首版次软件、首测试场景、首批次新材料等创新成果先试先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还计划在今年大力发展金融、航运等领域高端服务业,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航运运价指数期货上市,支持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业务创新。同时,深入实施增能计划,集聚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央企总部、民企总部,以拓展研发、销售、金融等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