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增持人民幣資產情況和趨勢如何?未來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如何應對?下一步金融特別是外匯領域開放會有哪些動作?

在1月21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市場關心的一系列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王春英表示,從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此次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外溢影響或低於上一輪;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仍會受到市場供求、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等多因素影響;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

過去四年外資大舉增持境內股票債券

就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方面,王春英介紹說,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外資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逐漸成爲資金跨境流入的重要渠道。

從具體特點而言,王春英介紹,一是增長速度快。2017年擴大資本市場開放以來,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二是提升潛力大。外資在我國股市和債市中的佔比保持在3%-5%的水平,和日本、韓國、巴西等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相比均較低,未來提升潛力較大。三是投資價值高。人民幣資產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收益的相關度較低,是國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非常好的選擇。

美聯儲政策緊縮外溢影響或低於上一輪

“目前,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在趨向正常化的階段。”王春英表示,和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相比,近年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更加突出,並且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穩定性顯著增強,可以較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她特別指出,此次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外溢影響或低於上一輪。

“美國和非美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同步性比上一輪好一些。美聯儲很注意和市場的溝通,關注就業和通脹情況,國際市場的定價會作出相應調整,因此,其外溢影響已經得到部分釋放。”她說,我國經濟基本面也有較強支撐,國際收支結構穩健,經常賬戶順差規模較穩定,外匯儲備也較充裕,這些都會支撐我國較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此外,王春英強調,也要堅持底線思維,在未來外匯管理工作中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和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隨時做好準備,做好應對預案。

人民幣匯率走勢將受多因素影響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王春英表示,近一段時期,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健,2022年以來升值0.5%。

“近期人民幣匯率的穩健,主要是因爲中國的經濟穩定恢復。”王春英認爲,出口韌性較強、進出口順差擴大、跨境收支順差較高和市場預期較好等都是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健的因素。

王春英強調,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仍會受到市場供求、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等多因素影響。“匯率有可能升也有可能貶,這也是人民幣匯率能夠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的一個體現,也有利於促進內外部均衡。”她說。

繼續擴大股權私募基金跨境投資試點

談及2022年的工作重點,王春英表示,2022年,外匯局將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宏觀經濟的穩定和國家經濟金融的安全。

具體看,第一,深化外匯領域的改革開放。一是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比如,股權私募基金跨境投資試點要繼續擴大,包括優化QFLP資金募集、匯兌以及投資管理,規範QDLP投資運作管理;推進外債便利化改革,擴大外債一次性登記和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在部分地區試點企業的外債簽約由銀行直接辦理;完善境外機構境內發行股票債券資金管理,繼續推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的業務試點。二是推進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改革創新。三是建設開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匯市場,支持金融機構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衍生產品。四是支持區域開放創新,做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落地工作。

第二,防範化解外部衝擊的風險。強化外匯形勢的監測預警,加強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範,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適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特別是要防止市場主體的“羊羣效應”。

第三,完善外匯市場微觀監管。堅持微觀監管執法標準的跨週期一致性、可預期性和穩定性,建立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外匯業務真實性管理機制,同時零容忍打擊外匯領域的違法違規活動,切實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第四,完善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推進專業化的投資能力建設,科技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建設,市場化的機構治理能力建設,保障外匯儲備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編輯:於紅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