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司法部聯邦檢察官提出撤銷政府對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學知名學者、華裔教授陳剛指控的動議。目前,法官已經批准了該動議。這是美國司法部所謂“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的又一重大挫折。

美國司法部聯邦檢察官雷切爾·羅林斯(Rachel Rollins)在其提出的訴訟駁回動議中稱,“我們在調查中獲得了有關被告所稱遺漏的重要信息。 在根據這些信息對證據進行整體評估後,政府再也無法在審判中履行其舉證責任。因此,駁回起訴書符合正義的利益。”

對此,陳剛的辯護律師羅伯特·費舍爾(Robert Fisher)在發給澎湃新聞一份聲明中回應說,“政府終於承認了我們一直以來說的話: 陳剛教授是無辜的。”“我們的辯護從來不是基於任何法律上的技術細節。陳剛沒有犯下任何他被指控的罪行。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什麼人才培訓項目。他披露了所有應該披露的事情,從未向政府或其他人撒謊。”

陳剛本人在聲明中簡單地表達了自己悲喜交加的感受:“雖然我爲自己的苦難經歷結束而感到寬慰,但我知道,這個極其錯誤的‘中國行動計劃’將繼續給學術界帶來無端的恐懼,其他科學家仍然面臨指控。”

針對陳剛的案件是“中國行動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該計劃始於2018年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官方宣稱其是爲了應對外國安全和技術威脅的行動。然而,大多數的被調查對象僅僅因爲一些文書失誤或較輕的不當行爲而被解職,並遭到嚴重的刑事指控。

美國法律專家指出,以一個國家名字來命名的執法調查行動在美國曆史上十分罕見。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在美中國留學生、華裔學者和科學家僅僅因其種族、國籍或與中國的關聯而受到調查的不公平待遇,這已經在華人社區造成了“寒蟬效應”。

2021年1月14日清晨,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知名華裔教授陳剛在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家中被捕。陳剛被捕一事在中美兩國科學家當中引發巨大反響。隨後的幾周裏,中美學術界發起了一場罕見的聲援潮。MIT表示將承擔陳剛案的所有法律訴訟費用。

自被捕以來,陳剛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帶薪休假。20日檢方撤銷案件的消息傳出後,麻省理工學院院長拉斐爾·雷夫(Rafael Reif)表示,他迫切希望陳剛回到學校繼續工作,此案給後者及其家人帶來的負擔“超出了想象。”

陳剛的案件是第八起在審判前被駁回的“中國行動計劃”相關案件。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下第一個進入審判階段的案件由於美國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指控,法官已於去年9月裁定政府敗訴,被指控的田納西大學華裔學者胡安明被無罪釋放。

《紐約時報》今年1月20日報道稱,預計拜登政府官員將在未來幾周宣佈對“中國行動計劃”的修改。多名司法部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中國行動計劃”這個名稱可能會被取消,其名下的案件可能不再被打包成一個獨立的類別,而是被重新納入司法部國家安全司(National Security Division)的工作範圍。

針對檢方撤銷對麻省理工學院陳剛教授起訴的決定,致力於維護華裔美國人權益的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20日發佈聲明,再次呼籲政府立即取消“中國行動計劃”。

“絕大多數被告最終都沒有被定罪或是遭到解職,這場運動極大地損害了許多無辜華裔美國人的生活、事業和健康,並對美國在全球科研和創新領域的領導能力造成了損害。鑑於該計劃的錯誤以及對個人和機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百人會同亞太裔社區、其他民權組織和高等教育機構共同呼籲司法部立即停止該計劃。”聲明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月18日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所謂“中國行動計劃”的實質,不過是美國反華勢力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華遏制打壓的拙劣工具。美方應該傾聽各界正義呼聲,儘快糾正錯誤做法,停止以中國爲“假想敵”,停止編造藉口對中國抹黑打壓,停止干擾破壞中美在科技、人文領域的正常交流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