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寅茹    

  日本多家企業和機構對2030年中國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給出了從16萬億元人民幣至30萬億元不等的前景估值。

從昔日的醫療旅遊,到後疫情時代醫療合作的深化,中日在大健康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

在日前於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中日企業創新合作論壇上,文科資深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季衛東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疫情使得中日兩國在對抗非傳統安全方面產生了交流、合作的迫切需要。在他看來,中日在後疫情時代的大健康合作,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養老醫療方面,醫療檢測設備、政府間的防疫舉措、不同的治療方案、藥物研發等方面都存在進一步創新與合作的空間。

與會的日本嘉賓指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早在2010年底,日本政府就推出“醫療簽證”政策,以吸引國外病患來日治療,拉動旅遊市場消費,這其中不乏中國遊客;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又爲赴日“醫療遊”降溫。

這也使得不少日企意識到,與其吸引中國消費者走出國門,不如把日本的醫療經驗、設備引入中國市場。

發力中國醫療市場

近年來,據第一財經瞭解,不少日企就希望藉助“健康中國”戰略,深耕中國市場。

粒子線治療系統,是日立在醫療領域的“殺手鐧”。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這一系統利用質子或碳粒子線布拉格峯的物理特性,通過加速器將氫原子核或碳離子加速到光速的60%-70%,從而集中照射腫瘤細胞來治療癌症。會上,日立(中國)有限公司粒子線治療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曹雪婭對第一財經解釋道,粒子線治療是放射療法的一種,“粒子線療法因其獨特的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學的特性,其治療療效和控制副作用方面都具有較大優勢,不損害身體的功能和形態,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她告訴第一財經,2019年江蘇省徐州市中固醫院管理(徐州)有限公司就率先引進了日立的粒子線癌症治療系統,最近又與廣東佛山的一家民營醫院達成合作協議。曹雪婭表示,徐州項目醫院主體建築已在去年開工;質子重離子設備所需的獨棟建築,正在做施工圖評審,評審以後計劃今年上半年開工,“上述設計是按每年治療超過3000名患者的量來做的。”至於哪些癌症的放療適合這一系統,曹雪婭表示,絕大多數沒有全身擴散的局部腫瘤均適合粒子線治療。

全球粒子合作組織(PTCOG)的信息顯示,目前,全球已經投入運行的質子重離子設施大概有106臺,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歐洲。

不過,曹雪婭介紹,對於普通患者而言,目前在中國使用這套系統的價格並不便宜,根據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的定價,約爲27.8萬元人民幣。

剛剛過去的2021年也被日本生物製藥巨頭武田製藥視爲中國的“罕見病元年”。一年之內,武田有4款罕見病創新藥在中國市場獲批或上市。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告訴第一財經,得益於中國政府優化審批審評、加速新藥獲批的一系列強有力舉措,武田已有9款創新產品和新適應症加速獲批或上市,4款在研創新藥物在中國被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8款創新藥品納入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特許目錄,其中1款創新藥物已在先行區落地。

瞄準中日“大健康產業”

此前,日媒的調查顯示,日本多家企業和機構對2030年中國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給出了從16萬億元人民幣至30萬億元不等的前景估值。日媒認爲,這顯示出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下,大健康產業正成爲中日雙方大力拓展且富有潛力的合作領域。

曹雪婭表示,中國市場對於日立集團來說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中國市場有全球最多的人口,隨着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需求也會日漸廣泛的。”

“我們從2012年、2013年就開始在中國市場慢慢介紹這項技術,但是當時整個的市場環境還不是特別成熟,相關的法規和制度都是在2018年以後才逐步建立起來的。這幾年是整個市場是逐步走向發展期化的階段。”她說道。

武田製藥也認同這一看法。“作爲醫療健康產業中的一員,武田致力於將更多的全球首創、同類最優的創新藥物和突破性療法引入中國,爲實現‘健康中國’貢獻我們的創新力量。”單國洪說道。

曹雪婭表示,當前,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與治療相結合,如何通過整合資源在大數據方面給予客戶提供更好的方案,也是日立在思考的方向,“這些都是比較新的東西,配合‘健康中國’這個大的計劃,我們相信以後應該有很多可以深入合作的契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