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1日收盤,獐子島(002069.SZ)股價跌1.36%,報收於3.62元/股,導致股價下跌的原因是業績下滑預期,而且這次又是熟悉的劇本,“扇貝又跑了”。

根據1月20日晚間的業績預告,獐子島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600萬元-900萬元,同比下降59.59%-39.39%;扣非淨利潤虧損8000萬元-1.2億元,同比增長44.41%-16.6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獐子島對2020年底播的蝦夷扇貝計提了2870.44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相當於其賬面價值“縮水”近四成。值得注意的是,當年6月,獐子島曾遭證監會頂格處罰。

對於這次扇貝“出逃”具體原因,記者致電獐子島董祕電話,截至發稿未能獲得更多信息。有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若上市公司在被監管處罰後依然“我行我素”,那麼等待它的將是更爲嚴厲的處罰。

去年年底“回血”1.45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21年前三季度,獐子島的淨利潤仍是負值,爲-0.11億元,同比減少123.19%。而年報之所以能夠預盈,多虧了年底共計1.45億元的收益。

獐子島於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創造了中國農業第一個百元股。目前,公司以海珍品種業、海水增養殖、海洋食品爲主業,並輻射冷鏈物流、海洋休閒、漁業裝備等相關產業。因扇貝經常“跑路”而被資本市場熟知。

獐子島在1月20日公告中稱,報告期內出售長島公司、莊河分公司相關資產,收到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收益增加,全年預計盈利600-900萬元,預計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正值。

2021年12月4日,獐子島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出售分公司資產的議案》,同意將莊河分公司的相關資產出售給大連長盈海洋牧場有限公司,交易總價款合計爲9500萬元。

此外,獐子島近日還收到長海縣獐子島鎮人民政府下發的冷鏈產業停工停產補助。該項補助爲現金形式,預計增加公司2021年度利潤總額5000萬元。

根據深交所規定,中小板企業連續兩年虧損將被ST,連續3年虧損將被暫停上市,連續虧損四年則會面臨終止上市,而獐子島近幾年“時虧時賺”的業績則靈活避開了上述風險。

近年來,獐子島的營收整體呈下滑趨勢,淨利潤則是一年虧損一年盈利。

Wind數據顯示,獐子島2017年-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32.06億元、27.98億元、27.29億元、19.27億元;淨利潤分別爲-4.47億元、0.34億元、-3.85億元、0.36億元。

在業績預告中,獐子島還提示了相關風險:公司2019年、2020年經審計扣非淨利潤爲負值,且審計意見包括存在可能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帶來的收益後,獐子島2021年的虧損額達到8000萬元-1.2億元,同比增長44.41%-16.61%。

獐子島表示,因新冠疫情和國際貿易形勢對公司進出口業務影響較大,海洋牧場投入產出能力尚未完全恢復,人民幣持續升值導致外匯損失,股民訴訟案件和解賠付及預計負債帶來相應費用,部分資產減值,拖累了公司2021年的整體業績。

深陷資產減值“地雷陣”

與前幾年一樣,存貨跌價準備是獐子島2021年計提資產減值的“大頭”,簡單理解就是2021年獐子島“扇貝又跑了”。

據悉,獐子島本次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674.43萬元,預計將減少2021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21年末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各3636.93萬元。

其中,計提存貨減值高達3361.17萬元。此外,公司計提2021年度應收賬款壞賬準備500.53萬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380.7萬元、商譽減值準備192.8億元。

經測算,獐子島需對2020年度投苗的底播蝦夷扇貝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9年度投苗的底播蝦夷扇貝不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具體而言,獐子島2020年度投苗的蝦夷扇貝期末在養殖面積19.58萬畝,成本爲7339.24萬元,預計存量2565萬枚。經測算,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2870.44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獐子島對蝦夷扇貝計提2870.44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相當於公司2020年投苗的底播蝦夷扇貝“消失”了近四成。

難道獐子島的扇貝又雙叒叕跑路了?據公開信息,獐子島曾在六年內發生4次“扇貝失蹤”事件。

第一次扇貝出事是在2014年10月,獐子島稱,因黃海遭到異常冷水團,扇貝發生絕收,全年虧損11.89億元;這次事件後,公司連虧兩年,一度披星戴帽。2016年業績扭虧爲盈。

第二次扇貝消失是在2018年1月,獐子島再次發佈公告,稱海洋災害導致扇貝餓死,當年業績虧損至7.2億元。

第三次扇貝受災的信息來自獐子島2019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同比減少379.43%,理由爲“底播蝦夷扇貝受災”。

第四次扇貝跑路是在2019年11月,獐子島對2017年、2018年底播蝦夷扇貝共計55.45萬畝進行調查,預計覈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金額約2.9億元。

如果說商譽減值、應收賬款壞賬、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等損失對於獐子島而言屬於“小打小鬧”,那麼存貨跌價則是獐子島揮之不去的陰影。

“天災”還是“人禍”?

記者瞭解到,存貨方面,蝦夷扇貝是獐子島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基於其生物特殊性,只能採用抽盤的盤點方法,難以準確統計扇貝總量。

據獐子島2021年半年報,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每年年末進行財產清查盤點工作,存貨盤點範圍包括原材料、庫存商品、週轉材料、在產品以及消耗性生物資產等全部存貨。

海域劃分方面,內區(潛水員採捕區域)爲養殖蝦夷扇貝、海蔘、鮑魚等多品種的區域;外區(拖網採捕區)是以蝦夷扇貝爲主的養殖區域。當年新增的底播蝦夷扇貝、海蔘等,由於其底播時間爲臨近年末的11-12月份,利用投苗記錄作爲盤點數量,不再進行實物盤點。

爲此,2020年,證監會甚至藉助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來破解獐子島扇貝“出逃”之謎,並在當年6月24日依法對獐子島作出舊《證券法》下的頂格處罰。

當時,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同時,證監會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採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證監會指出,獐子島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利用海底庫存及採捕情況難發現、難調查、難覈實的特點,不以實際採捕海域爲依據進行成本結轉,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真。

具體來看,獐子島2016年虛增利潤1.31億元,虛增利潤佔當期利潤總額的158.11%;2017年財報虛減利潤2.79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8.57%。

另外,獐子島2017年10月披露的《秋測結果公告》、2018年2月發佈的《年終盤點報告》、2018年4月發佈的《覈銷公告》均存在虛假記載,且涉及不及時披露業績變化情況等多項違法事實。

證監會指出,其“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隨着證監會認定其財務造假,投資者索賠等相關訴訟接踵而至。此外,截至2021年12月24日,獐子島控股股東累計被凍結股份數量佔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比例超過8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1月21日從上海一位律師處瞭解到,部分案件已經結案並由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目前已在賠付流程中。

令人好奇的是,在遭到監管處罰後,獐子島當年投苗的蝦夷扇貝賬面價值仍減少近四成,計提了高達2870.44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究竟發生了怎樣的“天災”?

對此,獐子島在公告透露,有確鑿證據表明因遭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動物疫病侵襲或市場需求變化等原因,使其可變現淨值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按照可變現淨值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生物資產減值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作者:雷晨 編輯:張玉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