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路透社1月21日刊文稱,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正在探討向臺軍加速交付新型F-16戰機的方法。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並配備新功能的這款戰機,目前定於2026年年底交付。據稱,臺灣當局已私下向拜登政府表示,希望美國能加速交付這批戰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臺灣地區媒體的消息,臺軍計劃在20日恢復F-16戰鬥機的飛行。1月11日,臺空軍一架F-16V單座戰機當天在嘉義外海執行訓練任務時墜毀,飛行員喪生。事故發生後,臺軍下令暫停F-16全部戰演訓任務。

臺軍完成F-16升級計劃以及獲得美製全新F-16V戰機後,臺軍將成爲全球擁有F-16V“三代半”戰機最多的客戶,紙面實力將大幅提升。

臺軍F-16戰機機羣。

臺軍F-16V裝備規模不斷擴大

按照臺灣地區目前計劃,F-5戰鬥機和“幻影”2000-5戰鬥機將批量退役,這使得F-16系列成爲該地區的主要空中力量。一方面,臺灣當局努力在2022年前完成對現有140餘架F-16A/B的升級到F-16V的工作,同時也積極推進購買66架洛馬公司最新型F-16V,使其F-16機隊規模突破200架;另一方面,臺灣當局與美簽署飛行員訓練合同,爲其提供飛行員培訓計劃和維護/後勤支持。臺灣地區空軍正在逐漸換裝成“三代半”的美式戰鬥機,並在美軍的幫助下開展飛行員培養和聯合作戰訓練。

早在2016年11月,美空軍與洛馬公司簽訂了對外軍售(FMS)合同,將臺灣地區的約140架F-16A/B第20批次(Block 20)飛機升級爲F-16V標準(同等標準但新生產的F-16被洛馬公司稱之爲F-16第70批次飛機)。這項耗資53億美元的升級計劃被稱爲“鳳凰提升”,計劃在2018年至2022年之間進行系列升級,升級到F-16V後將配備諾格公司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新的任務計算機、電子戰套件和其他改進的航電設備等,並集成了新型精確制導武器。

臺灣地區是F-16V升級的啓動客戶。漢翔航空工業公司(漢翔公司)已與洛馬公司合作,在臺中的新工廠進行了這項工作,這是亞太地區最早的一個F-16V升級維護中心,於2020年8月正式運行。在臺灣地區設立維護中心有助於提高升級效率,也使臺灣地區對F-16V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更好滿足該地區對維護和維修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洛馬公司作爲設備製造商,能在臺灣地區設立分部,標誌着美國計劃與其加強軍工的合作。“鳳凰提升”計劃在剛啓動初期遇到了一些延誤,一方面是遇到漢翔公司人員短缺的問題,已經額外招聘200名員工,緩解了人員短缺問題;另一方面是軟件問題推遲了升級計劃。

漢翔公司最初計劃在“鳳凰提升”計劃下每年升級24架飛機。此前,美國洛馬公司還對兩架臺灣飛機進行了升級。

在2018年10月,漢翔公司完成了第一架F-16V的升級,交付給了嘉義市的第4戰術戰鬥機聯隊,爲剩餘飛機的升級鋪平了道路。目前,大概有60架F-16升級到F-16V的水平。 

現有的F-16再加上購買的全新F-16V,不再發生墜毀的情況下,臺軍將在2026年左右擁有206架F-16,F-16V規模世界第一。

爲了進一步增強實力,2019年8月,特朗普政府已正式批准了80億美元的軍貿協議,向臺灣地區出售約66架全新的F-16第70批次飛機(全新F-16V),這些F-16將是臺灣地區20年以來在美國最大的採購。這次軍售也許受到中美之間殘酷的貿易戰影響,是貿易戰向其他地緣政治領域的延伸。以前的奧巴馬政府考慮到會破壞與中國的關係,拒絕了臺灣地區的購買要求,只批准了升級計劃。

這項計劃稱爲“鳳凰翱翔”,要求前兩架F-16V(單座和雙座)在2023年之前交付以進行初始測試,而全部66架飛機要到2026年完成交付。

據外媒報道,這批飛機中有56架單座型和10架雙座型。這批飛機是對臺灣地區主戰裝備規模結構的補充,計劃替換目前部署在臺東附近的F-5E/F飛機。此外,其在20世紀90年代購買的法國“幻影”2000-5飛機也即將面臨退役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軍售清單很全面,主要包括了75臺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發動機、75部AN / APG-83雷達、120套ALE-50拖曳誘餌、70臺夜視儀、27具兼容夜視功能的“聯合頭盔提示系統”Ⅱ或“蠍子”(Scorpion)頭盔顯示/瞄準系統、20個地面簡報/講評站等。還包括電子戰數據庫和任務數據文件(MDF)開發、支持設備、測試設備、軟件交付/支持、人員培訓、飛行/戰術手冊、技術文檔和地面訓練設備(包括飛行和維護模擬器)等。

F-16V有多項改進,性能達到三代半水準。

升級後可能的訓練重點

F-16V整體性能水平達到三代半的水準,隨着三代半戰機裝備規模的擴大,臺軍的訓練重點也開始轉變,值得高度關注。

一是加強對海打擊。臺灣地區在被迫更改F-16V駐美訓練基地的時候,特意強調了對海作戰的需求,包括想選取具有海峽特點的地形和海岸線環境,以及需要與美海軍航空兵進行合練,熟悉如何協調和配合。另外一層意思可能也是請美海軍擔負一部分假想敵的作用,讓其熟練反航母和反艦載機作戰。

2019年7月,臺灣空軍兩架F-16進行AGM-84“捕鯨叉”導彈的實彈測試,是自2001年以來首次對“捕鯨叉”導彈進行機上實彈發射演練,模擬打擊臺灣東南沿海的高價值海上目標,擊沉了一艘退役船隻。通常在花蓮基地的第5 戰術戰鬥機中隊的F-16承擔掛載“捕鯨叉”導彈的反艦任務(嘉義基地的第4中隊通常使用AGM-65“幼畜”導彈),目前F-16和AGM-84“捕鯨叉”的組合是臺灣地區防禦重要戰略水道和打擊海上目標的關鍵裝備。

二是探索對地打擊。在臺灣地區新購買的66架F-16V合同中,還有用於“傑達姆”和激光指導JDAM的各種引信和零件,還包括少量“傑達姆”實彈。這些採購可能會用於其對地打擊測試的目的。具體包括了6枚用於制導炸彈的FMU-139D引信、6枚用於制導炸彈的FMU-52引信、6枚用於制導炸彈的MK-82惰性炸彈;3個KMU-572“傑達姆”套件,GBU-38/54、3個DSU-38A精密激光制導傳感器(PLGS),用於GBU-54激光制導型“傑達姆”(LJDAM)集成,以及彈藥的測試和工程、技術和後勤支持。通過開展對地武器的測試,也許能看出臺軍在嘗試進行防守反擊的戰略。 

臺軍演練高速公路起降。

三是完善情報偵察。臺軍也正在爲其F-16機隊採購新的遠程偵察吊艙。當大陸海軍船隻駛過臺灣海峽時,花蓮基地的F-16還負責偵察巡邏。分配給第12戰術偵察中隊的RF-16配備了“鳳眼”傾斜攝影偵察吊艙(Phoenix Eye LOROP)。臺灣地區空軍正在尋求規模化列裝MS-110遠程傾斜攝影吊艙來升級F-16偵察能力。MS-110是DB-110的衍生產品,在光電/紅外功能上增加了多光譜功能,有望解決目前在夜間和全天候環境中效率低下的問題。

根據美國聯合技術公司航宇系統公司(今美國雷神技術公司旗下的柯林斯航宇系統公司)的說法,DB-110是一種110英寸(約合2.79米)焦距偵察系統,能夠晝夜探測超過80海里(約合148千米)的範圍高分辨率圖像,每小時可以收集1萬平方英里(約合2.6萬平方千米)以上的高分辨率圖像。(臺灣海峽最窄處爲68海里(約合126千米),配備MS-110的F-16能夠在不離開臺灣地區領空的情況下觀測大陸的海岸線)。

四是減少機場依賴。臺灣地區認爲其空軍基地會在戰爭的初期成爲重大打擊目標,遭到持續破壞,很難完成修復工作。所以公路起降訓練一直是臺灣地區空軍訓練的重點之一,經常能看到其飛機在公路上起降及充填加掛的照片和相關報道。

此外,不排除在戰時美軍會在臺灣地區東海岸的外海區域設置空中加油區爲臺F-16V開展空中加油支援,幫助其增加留空時間。2020年8月,美在臺協會發佈“加油機”照片作爲“安全合作月”的一部分,顯示一架美空軍的加油機爲臺灣地區的F-16戰鬥機加油。該加油機來自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的第21戰鬥機中隊,而該戰鬥機是臺灣地區購買的參加該基地F-16訓練計劃的10架飛機之一。

臺軍升級後的F-16V戰機。

結語

到2023年前後,臺灣地區的F-16V機隊將具備一定規模,且經過了較爲充足的駐美訓練,能部分提升聯合作戰和防禦性制空的水平。美軍的訓練基礎設施和作戰經驗能幫助其少走一些彎路,快速掌握F-16V的特點,更好發揮其作戰效能。

此外,臺灣地區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購買F-35,尤其是B型。它的短距起飛和垂直着陸能力符合臺灣地區在一次重大沖突期間分散作戰的策略,降低對空軍基地和戰備公路的依賴。但是,美國短期內出售F-35給臺軍的可能性不高。

還有另一種選擇也許更加可行,即對臺出售或出租已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的F-15機。這些飛機沒有強大的空對地能力,但是比F-16更適合防禦性制空,能通過升級提高空空導彈的掛載數量,還不違反美國只能向臺出售“具有防禦性”武器的規定。隨着時間推移,臺灣地區獲新成熟裝備的可能性會增加,並且在外部專家的直接幫助或間接支援下,可能會取得一些進步。

(作者系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