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8.1%之後中國經濟如何應對挑戰?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題:8.1%之後中國經濟如何應對挑戰?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成績亮眼。但隨着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進入2022年後中國經濟仍要面對挑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當前經濟形勢吹風會,與會財經專家指出,中國穩增長有能力、有意願、有空間,且能夠有效應對外部風險。

穩增長政策仍有空間

疫情反覆之下全球復甦仍顯乏力,世界銀行近期將2022年全球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4.1%。未來一年,中國穩增長任務亦不輕,政策“工具箱”裏是否還有存貨?

“在市場遭受如此嚴重衝擊的情況下,政府必須更加積極地發揮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美國、歐洲等一些發達經濟體推出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在數量擴張和價格調控上都無所不用其極。中國尚未做到這一地步,因此政策依然有空間。

李揚舉例說,今年開年以來,中國貨幣當局已連續推出一系列擴張性政策,例如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利率等。“這表明中國主要宏觀政策的調控空間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正在發力。”

有條件隔絕外部衝擊

發達經濟體央行尤其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是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包括中國在內,各方均密切關注其溢出效應。

李揚指出,當美聯儲政策緊縮時,總體傾向是資本大量從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流出,其中很多流回美國。這通常會導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利率上升、匯率承壓,其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價格也會受影響,進而導致經濟形勢出現變化。

李揚表示,世界上不少發展中國家基本沒有“防火牆”,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但中國作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自己的管理規則,加之中國資本流動尚未完全放開,人民幣匯率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因此會在相當程度上隔絕這一衝擊。

國務院參事、中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認爲,相比以往,美聯儲此次政策變動節奏非常快、規模非常大。他強調,希望美國能夠改變“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問題是你們的問題”這種理念,真正同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也期待在G20機制下這種協調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先立後破協調減碳與發展

在去年一度出現電力供需緊張後,如何協調處理好減碳與發展的關係,更加受到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李揚表示,這意味着未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之間將實現相互協調配合。隨着有關方面對“雙碳”相關政策進行重新部署,將有效避免此前曾經出現的拉閘限電、煤電不足等問題,和短期內“衝目標式減碳”現象。

朱光耀說,碳達峯碳中和是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一定要堅定不移向前推進。與此同時,也要做到實事求是、久久爲功。

他指出,以煤爲主仍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要先立後破,有序推進“雙碳”目標工作,抓好煤炭清潔高效使用,推動煤炭使用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作出明確表述,整體上看是完整有序的,既從歷史高度明確了任務,同時又提出具體措施要求。(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