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近一个月以来,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继续上升,央行降准、降息逐一落地。如此流动性环境,被看作利好A股的征兆。但2022年1月17日央行宣布降息后,市场整体表现不及预期。

截至2022年1月19日收盘,A股三大股指悉数下跌,创业板指大跌2.17%。1月20日,A股早盘经历了小幅反弹,但下午收盘前三大股指集体翻绿;当日两市收跌的个股超过3800家,上涨个股不足8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A股持续震荡,市场风格悄然转变:新能源等高估值板块受到压制,而疫情受损、低估值稳增长板块转而获得资金青睐。不过,短期调整并未影响机构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

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稳增长格局趋于明朗,投资者信心将会逐步企稳回升,对当前的市场震荡不必过于悲观。

华夏基金相关人士预计,2022年A股仍将以震荡为主。“当下是2022全年成长景气方向的配置窗口,应该加大配置力度。”

稳增长政策发力

2022年1月17日,央行公告称,将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2.85%、2.10%。

2022年1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态:当前重点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三是靠前发力,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

不过,2022年1月19日,A股并未出现市场期待的全线大涨,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板块领跌市场,医药板块受集采力度超预期影响,全线下挫;而稳增长相关的新旧基建及金融地产、TMT板块涨幅居前。

对此,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利好利空因素对峙所致,一方面,国内宽货币信号空前强烈;另一方面,2022年1月18日晚间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引发美股暴跌,纳指下跌2.6%,压制了风险偏好。

实际上,从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A股已经连续震荡调整5周有余。向威达认为,核心原因可能在于市场对稳增长的信心不足。一方面,在房地产、出口以及疫情多重影响下,2022年中国经济确实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2022年是政治大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稳增长相关政策的节奏或会与市场预期有阶段性背离,引发市场的震荡和投资者的减仓观望。不过,他也强调,2022年稳增长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中央对经济增速的要求很可能大大超出当前市场预期。

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震荡,华夏基金有关人士谈道,“一般而言,年底行情具有预期切换和数据空窗两个特点。预期切换体现为市场的盈利与估值展望,向新的一年切换;而数据空窗反映的是在三季报披露至次年一季报之间较长的业绩空窗期带来的预期脱锚。这使得年末至春节前行情往往指示意义较差。”

货币宽松或将延续

部分机构预期,接下来一段时间,货币宽松政策或将延续。山西证券策略分析师麻文宇撰文指出,央行近期已频繁释放信号,强化市场的宽松预期,后续宽松政策工具大概率仍将接连落地,以对冲信贷疲弱、增长动力不足等压力,同时,将使A股市场流动性环境基本向好。与此同时,“靠前发力,前瞻操作”验证一季度宽松力度整体较强,2022年将呈现前松后稳趋势,一方面需要对于上半年的政策经济环境抱有一定信心;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宽松政策的精准投放及结构性倾斜仍将是核心方向,不可盲目乐观。

麻文宇强调,当前资产价格已部分兑现宽松预期,A股市场对于后续宽松政策落地的反应或相对“平静”,市场“结构牛”趋势不改。

金元顺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闵杭则分析,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和消费疲软拖累,自2021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2022年,经济继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是政策重点,降息降准“小步多次”可期。随着政策发力,受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多增影响,2021年12月,社融数据初步企稳,预计在宽松政策的推动下,社融在2022年一季度企稳,社融增速一般领先经济1~2个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实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企稳。

不过,也有机构判断,“短期之内再次降息概率不大”,开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在研报中指出,如果一季度经济能够见到起色,则2022年1月降息将成为“一次性降息”,而非降息周期开启;应当坚持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避免市场波动以及市场预期的大起大落。

泰达宏利基金研究总监张勋也表示,2022年国内外宏观环境比2021年要复杂,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和政策方向相对确定和稳定,但2022年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周期背离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经济走向都存在较大的变数,不确定性很大。因此,需要“边走边看,应对大于预判。”

配置防御性、稳增长板块

货币宽松背景下,2022年,资本市场也展现出种种变化。A股方面,王婧指出,短期看,稳经济的方向更受益于政策,数字经济、基建地产仍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而且这些板块的估值在过去三年结构牛市中并没有抬升,反而在压缩。2021年市场分化格局正在收敛,而风格的再平衡仍会保持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11月特别是中央提出稳增长以来,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医药外包、军工等未来几年的景气行业发生明显回调,但基本面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泰达宏利投资部总经理王鹏指出,“大概率是存量资金博弈带来的波动,在一季度业绩真空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选择参与位置低、有反转逻辑的行业和个股,但这种风格大概率在即将到来的季报期会经历大考。”

王鹏强调,景气行业从来没有简单因为估值高而带来股价趋势性崩塌,决定股价的核心是基本面数据的变化。

闵杭分析,2022年上半年,受到经济下行影响,企业利润下滑,而且二季度有可能受到美国加息的外围扰动,市场承受一定压力,可能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条件,大概率是业绩下行叠加政策边际宽松组合下的结构性行情。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市场风险偏好修复,A股有可能迎来一波趋势性上涨行情。

总体上,各大机构仍然对A股的中长期表现持有信心。“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不算高,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在36.5倍左右(数据来源于万德),低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中枢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速下降,但仍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外资持续流入,且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国内资金从楼市搬家进入股市的趋势持续进行,我们看好A股市场长期走势。”闵杭表示。

谈及具体的行业配置,闵杭分析,2022年上半年可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防御性板块,如必选消费的食品饮料、医药和农林牧渔等;低估值的银行。二是受益于稳增长的板块,如基建产业链的城市管网、消防、装修材料等,新能源基建的光伏、风电、氢能和储能等。同时,下半年可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景气度高的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制造强国、科技创新”布局符合产业发展大趋势的5G创新应用、半导体、军工等,以“双碳”为代表的绿色能源革命,如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二是受益于经济企稳的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三是受益于股市上涨且弹性好的券商股。

在上述华夏基金有关人士看来,当下是2022全年成长景气方向的配置窗口,应该加大配置力度,看好新能源、军工、计算机等。与此同时,考虑到景气结构-估值秩序的拐点需要到二季度,当下仍可筛选一些潜在的反转方向,基于前一年不大幅下滑,当年增速100%以上的筛选标准,看好农业中的养殖、饲料作为反转资产配置。

至于债券市场,陈曦在上述研报中分析,目前债市调整风险在上升。虽然目前几乎所有因素都利多债市,特别是在“宽货币之后、宽信用+宽财政之前”的阶段,但这种阶段不可持续。按照央行迫切程度推断,政策层对于稳增长的要求很高,其他稳增长政策都将加码,而这些(因素)均利空债市。

他强调,当前支撑债市的唯一逻辑是资产荒,但从预期差的角度,以及政策利率+利差的角度,已经无法再看多债市,需提示债市调整风险。

不过,信用债市场或许存在一定机会。泰达宏利基金经理李宇璐认为,由于利率债已经压缩至历史极值阶段,展望2022年,信用债的投资价值凸显,且大概率跑赢利率债。原因在于,2021年信用债供给规模收缩,信用债的净融资规模下降近2万亿元,除回归常态影响外,在永煤事件带来的过剩产能债券融资减少,房企和城投发债融资收紧,全年非金信用债供给共同作用下,(信用债)净供给下降,机构性资产荒持续发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