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傅碧霄 见习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元宇宙,这个诞生于科幻小说的概念,在2021年爆红,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虚拟世界的无限畅想,也吸引了资本界、媒体界等众多目光。

“未来,元宇宙经济的规模可能会占到总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1月21日,在华夏时报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暨第十五届金蝉奖颁奖”盛典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表示,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应从其可操作性着手,可以尝试用面向企业端服务的思路去做。

注重可操作性

“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我们的数字劳动与对应的数字收益是不匹配的。”沈阳表示。

“就像即使我们每天在微信发朋友圈,腾讯也不会把朋友圈的广告费分给我们,这就是一种不匹配。”沈阳解释道,“目前的互联网世界也出现了垄断的格局,这也是下一代互联网,包括元宇宙等这些概念统筹之下,未来经济体系需要去改变的。”

疫情之下,人们对非接触式的生活的需求增长,元宇宙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引发了资本界、业界、媒体界等多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泡沫”。

“元宇宙是一个三维化的互联网。”沈阳同时指出,由于AI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瓶颈,如今我们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交互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外在的形象,难以快速地提升每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生产力,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探索、整合一系列新的技术,而元宇宙就是其中之一。

但元宇宙的搭建涉及到区块链、AI、芯片、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注定是个复杂的过程。

沈阳指出,虽然现在没有完美的元宇宙,但仍有很多可操作性。比如提升由实到虚的工具的生产力,或者由虚返实过程中的智能制造和3D打印等。

“无论是虚拟人、AI、算力、IP,还是数字产品和NFT,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元宇宙的要素层;而在交互层面,像XR、裸眼3D、全息投影、脑机接口这些,又都可以看作元宇宙的平台层。”沈阳进一步说道,“分解来看,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有很多工作我们可以探索式地去做。”

比如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游戏是元宇宙的一个起点。从游戏入手就是一个可操作的逻辑。

但沈阳同时提醒,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不能违规,比如不能使用加密货币,所以所讲的可操作性,是指根据技术平台可以去做的。

企业端需求更大

沈阳指出,元宇宙的发展是多路径、多通道、多波段的,要实现平台化的增长,可以用ToB(面向企业用户服务)的思路去做。

“比如,我们可以把VR(虚拟现实)或者AR(增强现实)的一些设备内部的应用做成平台,在ToB的领域,联系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来使用。”沈阳举例道。

此前,美国军方给微软下了一个大的订单,一份高达219亿美元(约合1437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购买至少12万套的AR设备。被称作元宇宙领域中最大的订单。

沈阳分析道,这意味着元宇宙的AR设备,在军事领域中是有切实用途的。这也AR设备在专业的领域、行业的领域有比较广泛的需求的体现,但面向普通用户,这样的应用尚需一些时间。

“这也意味着,目前元宇宙领域的可操作性,可能对于急于赚快钱的机构来讲不够现实。”

近期,一些NFT平台推出了7天退换的交易规则,消费者购买的数字产品,不满意可以7天退换,让黄牛投机的炒作降低了不少。

“没有规则最终就将导致失控”,沈阳直言,“NFT平台7天退换的交易规则,是中国探索元宇宙中虚拟房地产道路上的一个有益的尝试。中国一些成熟电商规则,能让整个市场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平抑,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元宇宙的赛道非常大,按照我们在虚拟世界耗掉的能源来估算,未来元宇宙可能会占到总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沈阳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