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當前,俄羅斯與美歐圍繞烏克蘭局勢的外交博弈在多條戰線進行,互有攻守,進入相持階段。

其一,美國總統拜登近日預測俄羅斯“將進入”烏克蘭。他警告俄羅斯將爲全面入侵付出高昂代價,但是也暗示“小規模入侵”的代價會較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在訪問烏克蘭時也警告說,俄羅斯可能在“很短時間內”發動新襲擊,但華盛頓會盡其所能尋找外交途徑。英國近日宣稱,已開始向烏克蘭提供反坦克武器,英國還會派出少量人員,在短期內對烏方人員進行培訓。

其二,布林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月2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會談持續90分鐘,雙方未達成協議,但取得了微弱進展。俄方透露,在日內瓦會談期間,俄羅斯收到了美國對其安全保障建議的初步口頭答覆;布林肯對本次談判感到滿意,美方承諾於下週對俄羅斯的安全建議作出書面答覆。美俄雙方將很快進行新的會談,俄總統普京隨時準備與美國總統拜登接觸。

其三,烏克蘭和美歐輿論依然在大肆渲染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部隊與武器。除了陳兵十萬之外,烏克蘭媒體近日稱,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部署“伊斯坎德爾”。烏克蘭國防部一份情報評估報告稱,目前在烏俄邊境附近有36臺“伊斯坎德爾”導彈發射裝置,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及烏克蘭境內許多重要軍事目標都在這些導彈的射程內,俄羅斯一旦決定對烏克蘭發動新的攻勢,該導彈就很有可能被用來“摧毀重要目標”。美國“戰爭地帶”網站日前報道稱,俄羅斯海軍6艘軍艦已經開始通過英吉利海峽,之後將進入大西洋。一些人預計,這些戰艦的最終目的地是黑海,去那裏加入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的行動。

綜上分析,俄羅斯是新一輪博弈的攻勢發起方。從集結軍隊到發出安全保障協議草案,秉信實力的俄羅斯這次是下定決心把“紅線”畫成“鐵線”,不準北約再向俄家門口擴張,不準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是俄自冷戰結束以來在國家安全訴求方面最明確、最直接的表達。明確畫“紅線”,下出“先手棋”,不僅讓世界看到了俄方捍衛安全利益的決心,也促使美國與北約最終坐到談判桌前。

本月中旬,俄羅斯與西方在多個地點展開對話。美國等西方國家自以爲佔據戰略優勢,對俄羅斯的核心關切不予理睬,避重就輕將安全對話重點從政治層面轉向軍事技術領域,提出恢復《中程導彈條約》、限制軍事演習和軍事部署、提升演習透明度、恢復俄與北約之間外交代表團等具體問題。西方玩的“套路”是,你說你的,我提我的,對不上纔好。俄與西方對話“同桌不同頻”,註定無果而終。

見此局面,俄羅斯不僅不退讓,而且拋出部署導彈、加派軍艦等彰顯肌肉的動作,逼着美歐再回談判桌。美歐政壇與輿論對此意見不一,爭鳴不斷,美方企圖打造對俄統一戰線的戰略意圖沒能實現。

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發難,不顧美國呼籲“團結”,提議與俄羅斯達成安全協議。馬克龍1月19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對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提出歐盟與俄羅斯制定自己的“新的安全與穩定秩序”,呼籲歐盟成員國與俄羅斯“展開自己的對話”,而不是支持美國和北約主導的外交努力。馬克龍說:“歐洲和美國協作是件好事,但歐洲有必要展開自己的對話。我們必須提出歐洲的聯合提案、聯合願景、新的安全與穩定秩序。”馬克龍支持歐盟在防務領域擁有自己的“戰略自主權”。

德國方面的立場也令人回味。剛剛就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公開表態稱,德國針對烏克蘭的武器禁運政策不會改變。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政府前不久否決了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向烏克蘭出售德國造武器的出口許可。德國與俄羅斯合作建造了“北溪-2”天然氣管道,德國與西歐對俄羅斯能源的戰略依賴天長日久,德國的對俄政策不會一味地隨美起舞。朔爾茨只是大而化之地說,德方會採取“合適的方式”,讓烏克蘭局勢降溫。

換言之,針對俄羅斯,美歐之間、歐洲內部各國之間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除非出現大規模軍事衝突,美歐之間的對俄統一戰線很難達成。

歸根結底,西方不放棄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持續擴大北約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這是俄西矛盾的核心癥結。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近日刊發題爲《北約該把門關上了》的文章,旗幟鮮明地指出,“北約不適合21世紀的歐洲……北約深入東歐地緣政治的大鍋中,它太大、邊界太模糊、太具挑釁性,對自身不利。”這個觀點可謂一箭中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