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历史的机遇,或个人的努力,不一而足。文武双全的赵匡胤终于成就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在历史的画卷里描出了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走上非暴力之路的陈桥兵变也好,“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平缓睿智的驭臣之道也罢,无不折射出赵匡胤成功背后的理性之光。

古今中外,有多少历史人物名扬天下,又有多少为英名所累。英雄豪杰,血染疆场;贤君圣王,治国安邦。英雄也好,皇帝也罢,盛名之下,总是暗藏着或多或少的机关,潜具着或明或暗的奥秘。

历史上没有失败的英雄。英雄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历史的机遇,或个人的素质,不一而足。

毫无疑问,赵匡胤是位英雄,而且是位成功的英雄。重视汉唐雄风,再展赵氏风采,是赵匡胤一生追求。

他出身将门,胸怀大志。从小就生活在战火纷飞的五代时期,纵马疆场,浴血杀敌,耳濡目染,自然不少。同时,他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也深有体会。这一切,给少年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他跟随柴荣,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登基称帝,光宗耀祖。

他杯酒释兵权,严整军纪,为日后的山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重文轻武,以文治国,设立通判,完善科举,提倡读书,重视士人;不仅避免了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而且把华夏文化带向高峰之巅。

他发展经济,制其钱谷,安定了生产,稳定了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了国家财富。

……

文武双全的赵匡胤终于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伟业,在历史的画卷里描绘出了绚丽多姿的风景。

乱世出英雄。在兵荒马乱、英雄辈出的五代,为何单成就了赵匡胤一人?历史,终究会揭开这一玄机。

黄河,一条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的大河,在奔腾千里,几经曲折之后,进入了辽阔的中原大地。往日狂放不羁的性格一下子也变得温顺平和起来。温顺平和的下面,越发显露出理性和深沉。

黄河,哺育了中原大地,也塑造了中原人理性深沉的性格。

赵匡胤,就诞生在黄河附近的夹马营。和秦始皇凶狠残暴、汉武帝恣意张狂、唐太宗多情善感、明太祖心狠手辣不同,在赵匡胤的身上,弥满着浓郁的理性精神,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理性之血。

中国历史上权力和平过渡的只有两人。一个是隋文帝杨坚,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然而赵匡胤还有一招更厉害的就是“杯酒释兵权”,这恐怕是隋文帝所不及的。

理性情结,是成就赵匡胤的关键。

应该说,赵匡胤功绩的取得,在于其理性的分析,采取了平和的、人道的、稳妥的治国之策;而不是采用盲目武断、粗暴杀戮的政策来解决问题。

貌似平常的陈桥兵变,颇显赵匡胤的理性情结。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率军北伐契丹,但于途中突染重病,不治而亡。世宗逝世前,军中谣言四起,纷纷传言“点检做天子”。时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周世宗知其手握禁军大权,对帝位是最大的威胁,因此,解除了张永德的兵权,撤销了他的职务。殿前都点检有谁来做呢?周世宗想到了赵匡胤,左思右想,觉得惟有赵匡胤是合适的人选,于是任命他做殿前都点检,掌握军中的大权。

那么,令人迷惑不解的是:“点检做天子”是怎么来的呢?这一谣言肯定是有预谋的,绝不会空穴来风。在当时后周大将中,惟有赵匡胤出类拔萃,颇显英雄本色,他也想掌握禁军大权,取张永德而代之。但他并没有和张永德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使用了一些手段,让世宗对张永德失去了信任。这一着可谓用心良苦,绵里藏针,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铲除了政敌,而这一切又显得那么的自然,让人抓不着把柄。赵匡胤的谋略头脑,由此可见一斑。

周世宗逝世之后,幼主柴宗继位,少主国疑,人心惶惶。

公元960年,北汉联合契丹入侵中原。边关告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出击。当大军行至开封城北四十余里的陈桥驿时,大队人马突然停了下来。军中传言四起:“幼主年幼无知,与其给他卖命,不如另立新君。”群情激昂,义愤填膺。都押衙李处耘、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还有赵普三人商议对策。这时,军士要求立赵匡胤为天子。赵匡义正色道:“太尉忠赤,必石汝赦。”兵士们刚退回,又齐声嚷道:“吾等今已定计,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赵普与赵匡义见将士诚心诚意要立赵匡胤为帝,便决定当晚发动兵变,并通告了防卫京城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审琦。

当晚,兵变就发生了。将士们围住赵匡胤的军帐,大叫:“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却喝醉了酒,正在大睡。忽然被一阵喧闹吵醒,未待反应过来,早有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叩头就拜,口呼万岁。赵匡胤推辞再三,众将士硬是不答应。赵匡胤只好顺水推舟,默认此事。他对众人说:“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主矣。”众人惟命是从。于是,赵匡胤约法三章:一不准凌暴少帝太后;二不准凌暴公卿大臣;三是不得抢劫财物。众人应允,军至京城,果然秋毫无犯。

赵匡胤如愿以偿,登基称帝。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精心策划的兵变,在发动兵变之前,赵匡胤建立了义社,热结十兄弟,这十兄弟,在兵变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柴荣死后,赵匡胤瞅准了机会,加快了夺权的步伐,拉帮结派,策划动乱。陈桥驻军,将士拥立,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赵匡胤当机立断,粉墨登场,拉开了夺权的序幕。

在此之前,已经上演过三幕兵变,赵匡胤是第四位主角。历史证明,他是最成功的一位,也是最后一位。

政变之后,以稳为主。大军进入开封后,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赢得了民心。对后周官员,官位不变,安定了政治秩序,不失为明智之举;对一些顽固不化者,如韩通之流则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但对韩氏家族,并未斩尽杀绝,而是留下了幼小的儿女,理性之刀,可见一斑。

赵匡胤的确是个善耍阴谋的权术家,夺了后周孤儿寡母的天下,还是手下“逼迫”的,自己不愿意这样做。看来,这种伎俩也只有阴谋家、权术家才能使得出来。

这种非暴力政变,一方面得益于赵匡胤的权威和实力,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后周皇朝力量的不堪一击。

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赢家不仅仅是赵匡胤一人。一提到赵匡胤,人们马上想到的是“陈桥兵变”,接下来的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与刘邦和朱元璋都是非正统皇帝。但后二者完全依靠暴力来消灭敌对势力,走的是霸王硬上弓。所以这二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似乎比赵匡胤大一些。人们在敬佩二人大开杀戒、雷厉风行的同时,忽略了赵匡胤理性的一面。在紧要关头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历史上的皇帝,恐怕很少能出其右。

刘邦穿上了龙袍,大封同姓王,铲除异姓王;李世民坐上了龙椅,对故国旧臣分封的分封,留用的留用;朱元璋戴上了皇冠,翻脸不认人,“胡蓝之狱”下来,就是上万颗功臣的头颅落地。

惟有赵匡胤头脑冷静,理性十足。他借酒治军,“杯酒释兵权”,委婉地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劝其广置良田,多蓄美女,颐养天年。“杯酒释兵权”之后,发生兵变的可能性减到了最低程度,一些开国大臣有时不免也“居功自傲,偃塞弄要”,但这和“谋图不轨”完全是两码事。鉴于此,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显得和平、文明、人道并且理性十足。

腥风血雨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阴影,而且会扭曲和戕害人们的心智。为了安抚解除兵权的将领,赵匡胤主动与他们联姻,把其妹及女儿嫁出去,以让大将们心理平衡,从而减弱了发生兵变的威胁。当然,这种以“婚姻换和平”并非赵匡胤的独创,但他能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再一次显露出赵匡胤的聪慧与理智。

自五代以来,契丹就一直盘据在北方,窥视中原,间或马踏边界,攻城拔塞,给中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威胁。

宋初,赵匡胤就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是先扫除南方再收拾北方,还是先荡平北方再剪灭南方,赵匡胤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

当时,契丹的军事力量异常强大,北宋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抗衡,只能在边界上加强防守,采取守势;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但他们占据的地方大多物产丰富,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两相比较,在北宋财政开支相对紧缩的情况下,先打南方,灭掉弱敌,回过头来再收拾契丹等地方政权,不失为明智之举。

为了稳妥起见,赵匡胤“雪夜访赵普”,征求赵普的意见。结果赵普的想法和赵匡胤不谋而和,这样,赵匡胤就更加坚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从这一政策的酝酿和出台我们也可以看出,赵匡胤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上,不盲目,不武断,深思熟虑之后,广泛听取大臣的意见,然后果断采取措施,这是赵匡胤的风格,也是他的优点。

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赵匡胤在治人心、驭众臣方面,同刘邦、朱元璋相比,不仅略胜一筹,而且显得更加理性。

赵匡胤即位之后,在驭臣之道上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面对五代时留下的骄兵悍将,他明察暗访,洞察群情。他深知,如果粗心大意,听之任之,一点小小的矛盾也可能转化成你死我活的斗争,严重一点,皇位难保。因此,他经常微服暗访,甚至半夜三更闯入臣下家中,了解臣下们的心理情况。这样做,虽然有失皇帝风范,但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确实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杜绝了属下图谋不轨的私心杂念。

其次,他不信谗言,不计前嫌,表现了一代帝王的宽宏大度。建隆元年,杨承信调任护国节度使,当杨行至途中时,有人告他有谋反之图。赵匡胤得知后,非常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他派人多方调查,终于查明真相,确认实为诬告,杨未被谗言所伤。杨得知后,自然感激涕零。

历史上为谗言所伤的良臣贤相不在少数,奸诈小人暗中施放冷箭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一些帝王昏了头脑,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等人头落地方知错杀贤臣,但那时后悔已经晚了。赵匡胤在这方面显得十分理智,很少犯这种低级错误,更不会借此滥杀无辜,实在是难能可贵。

吴越尚未归顺北宋时,君王钱俶曾来大宋,钱俶临别时,赵匡胤把一个口袋交于他,让他回去后再看。钱俶至行途中,忍不住好奇之心,拆开了口袋。原来里面装满了奏折,上面皆是劝赵匡胤杀掉钱俶的言论,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战栗之余,不免对赵匡胤怀有万分感激之情。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赵匡胤笼络人心的高明之处。

赵匡胤从不滥杀无辜,对部下是这样,对敌人也是这样,徐弦、张洎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亲信宠臣,李煜败降后,赵匡胤赦免了这二位本该处斩的降臣,二人自然感激赵匡胤的不杀之恩。卫融本是河东刘氏手下大将,赵匡胤攻打李筠时,卫融率军支援李筠,结果,李筠大败,卫融认为必死无疑,但赵匡胤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赐给他袭衣带和鞍勒并且官拜太府卿。卫融从此死心踏地跟随了赵匡胤。赵匡胤未做皇帝前,一度被董遵诲仗势欺侮。在他即位后,董遵诲非常害怕,惟恐赵匡胤要收拾他。赵匡胤再次表现出大度胸怀,对董说:“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邪?汝可勿扰,吾将录用汝。”果然,董被任命为通远军使,独当一面。

赵匡胤的这种大度情怀在历史上的皇帝中是不多见的。他变敌为友,知人善任,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但他并不放任,不闻不问,而是坚持一定的原则。一般说来,该赏则赏,该罚则罚,施恩时滴水不漏,扬威时兼及他人,赵匡胤一点也不含糊。

宋朝大将王全斌领兵伐蜀,正值天寒地冻之时,军需物资不太理想,全军士气低沉。赵匡胤得知后,当众脱下裘衣,摘下锦帽,派专使送给王全斌。太祖这一举动,不仅鼓舞了全军的士气,而且笼络住了朝廷内外众人之心。

施恩目的是奖励功臣,鼓励众人;而扬威则旨在严惩奸佞,警诫他人。

曹彬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将,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赵匡胤任曹彬为帅,平定江南,在平定其他地方割据政权时,宋军经常发生掠财搅民的现象,搞得人心惶惶,哀声怨道。在兵发江南之前,赵匡胤特意嘱咐了主帅曹彬,让他以安民为重,不要再发生扰民现象。在众将面前,赵匡胤授曹彬宝剑一把,并告之曰:“副将以下,不服号令者就地正法。”大将李汉琮从前曾有违背军规、骚扰黎民的恶习,听罢太祖之言,吓得战战惊惊,在征战过程中,往常的不良之举就再也没有发生。由此看来,赵匡胤祭出尚方宝剑,的确起到了敲山震虎的威力。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画,前几年,还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真伪炒得沸沸扬扬。其实《清明上河图》只有一幅,其他的所谓真品,实是赝品。
  此画有三大特点:第一,构图宏大,包罗万象,刻画万物;第二,作者画功颇深,能从不同角度刻画形形色色的人,描摹不同场景;第三,真实地再现了北宋初年都城的繁华,说明了太祖、太宗两帝在治理国家上还是颇有一套的。

当然,赵匡胤的理性精神不仅仅只表现在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但我们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感悟和体验到赵匡胤在治国安邦上所折射的理性之光。(唐.赵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