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歷史的機遇,或個人的努力,不一而足。文武雙全的趙匡胤終於成就了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在歷史的畫卷裏描出了一道絢麗多姿的風景。走上非暴力之路的陳橋兵變也好,“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平緩睿智的馭臣之道也罷,無不折射出趙匡胤成功背後的理性之光。

古今中外,有多少歷史人物名揚天下,又有多少爲英名所累。英雄豪傑,血染疆場;賢君聖王,治國安邦。英雄也好,皇帝也罷,盛名之下,總是暗藏着或多或少的機關,潛具着或明或暗的奧祕。

歷史上沒有失敗的英雄。英雄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或歷史的機遇,或個人的素質,不一而足。

毫無疑問,趙匡胤是位英雄,而且是位成功的英雄。重視漢唐雄風,再展趙氏風采,是趙匡胤一生追求。

他出身將門,胸懷大志。從小就生活在戰火紛飛的五代時期,縱馬疆場,浴血殺敵,耳濡目染,自然不少。同時,他對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也深有體會。這一切,給少年趙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他跟隨柴榮,南征北戰,屢立戰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兵不血刃,登基稱帝,光宗耀祖。

他杯酒釋兵權,嚴整軍紀,爲日後的山河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重文輕武,以文治國,設立通判,完善科舉,提倡讀書,重視士人;不僅避免了宋朝成爲第六個短命王朝,而且把華夏文化帶向高峯之巔。

他發展經濟,制其錢穀,安定了生產,穩定了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了國家財富。

……

文武雙全的趙匡胤終於成就了一番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偉業,在歷史的畫卷裏描繪出了絢麗多姿的風景。

亂世出英雄。在兵荒馬亂、英雄輩出的五代,爲何單成就了趙匡胤一人?歷史,終究會揭開這一玄機。

黃河,一條飽經風霜,歷盡磨難的大河,在奔騰千里,幾經曲折之後,進入了遼闊的中原大地。往日狂放不羈的性格一下子也變得溫順平和起來。溫順平和的下面,越發顯露出理性和深沉。

黃河,哺育了中原大地,也塑造了中原人理性深沉的性格。

趙匡胤,就誕生在黃河附近的夾馬營。和秦始皇兇狠殘暴、漢武帝恣意張狂、唐太宗多情善感、明太祖心狠手辣不同,在趙匡胤的身上,彌滿着濃郁的理性精神,在他的血管裏,流淌着理性之血。

中國歷史上權力和平過渡的只有兩人。一個是隋文帝楊堅,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然而趙匡胤還有一招更厲害的就是“杯酒釋兵權”,這恐怕是隋文帝所不及的。

理性情結,是成就趙匡胤的關鍵。

應該說,趙匡胤功績的取得,在於其理性的分析,採取了平和的、人道的、穩妥的治國之策;而不是採用盲目武斷、粗暴殺戮的政策來解決問題。

貌似平常的陳橋兵變,頗顯趙匡胤的理性情結。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率軍北伐契丹,但於途中突染重病,不治而亡。世宗逝世前,軍中謠言四起,紛紛傳言“點檢做天子”。時任殿前都點檢一職的是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周世宗知其手握禁軍大權,對帝位是最大的威脅,因此,解除了張永德的兵權,撤銷了他的職務。殿前都點檢有誰來做呢?周世宗想到了趙匡胤,左思右想,覺得惟有趙匡胤是合適的人選,於是任命他做殿前都點檢,掌握軍中的大權。

那麼,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點檢做天子”是怎麼來的呢?這一謠言肯定是有預謀的,絕不會空穴來風。在當時後周大將中,惟有趙匡胤出類拔萃,頗顯英雄本色,他也想掌握禁軍大權,取張永德而代之。但他並沒有和張永德針鋒相對的鬥爭,而是使用了一些手段,讓世宗對張永德失去了信任。這一着可謂用心良苦,綿裏藏針,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剷除了政敵,而這一切又顯得那麼的自然,讓人抓不着把柄。趙匡胤的謀略頭腦,由此可見一斑。

周世宗逝世之後,幼主柴宗繼位,少主國疑,人心惶惶。

公元960年,北漢聯合契丹入侵中原。邊關告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出擊。當大軍行至開封城北四十餘里的陳橋驛時,大隊人馬突然停了下來。軍中傳言四起:“幼主年幼無知,與其給他賣命,不如另立新君。”羣情激昂,義憤填膺。都押衙李處耘、趙匡胤之弟趙匡義還有趙普三人商議對策。這時,軍士要求立趙匡胤爲天子。趙匡義正色道:“太尉忠赤,必石汝赦。”兵士們剛退回,又齊聲嚷道:“吾等今已定計,太尉若不從,則我輩亦安肯退而受禍?”趙普與趙匡義見將士誠心誠意要立趙匡胤爲帝,便決定當晚發動兵變,並通告了防衛京城的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審琦。

當晚,兵變就發生了。將士們圍住趙匡胤的軍帳,大叫:“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爲天子!”趙匡胤卻喝醉了酒,正在大睡。忽然被一陣喧鬧吵醒,未待反應過來,早有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身上,叩頭就拜,口呼萬歲。趙匡胤推辭再三,衆將士硬是不答應。趙匡胤只好順水推舟,默認此事。他對衆人說:“汝等自貪富貴,立我爲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爲主矣。”衆人惟命是從。於是,趙匡胤約法三章:一不準凌暴少帝太后;二不準凌暴公卿大臣;三是不得搶劫財物。衆人應允,軍至京城,果然秋毫無犯。

趙匡胤如願以償,登基稱帝。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精心策劃的兵變,在發動兵變之前,趙匡胤建立了義社,熱結十兄弟,這十兄弟,在兵變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柴榮死後,趙匡胤瞅準了機會,加快了奪權的步伐,拉幫結派,策劃動亂。陳橋駐軍,將士擁立,可謂機不可失,時不我待。趙匡胤當機立斷,粉墨登場,拉開了奪權的序幕。

在此之前,已經上演過三幕兵變,趙匡胤是第四位主角。歷史證明,他是最成功的一位,也是最後一位。

政變之後,以穩爲主。大軍進入開封后,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贏得了民心。對後周官員,官位不變,安定了政治秩序,不失爲明智之舉;對一些頑固不化者,如韓通之流則嚴懲不貸,以儆效尤。但對韓氏家族,並未斬盡殺絕,而是留下了幼小的兒女,理性之刀,可見一斑。

趙匡胤的確是個善耍陰謀的權術家,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天下,還是手下“逼迫”的,自己不願意這樣做。看來,這種伎倆也只有陰謀家、權術家才能使得出來。

這種非暴力政變,一方面得益於趙匡胤的權威和實力,另一方面也顯現出後周皇朝力量的不堪一擊。

一場沒有流血的政變,贏家不僅僅是趙匡胤一人。一提到趙匡胤,人們馬上想到的是“陳橋兵變”,接下來的就是“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與劉邦和朱元璋都是非正統皇帝。但後二者完全依靠暴力來消滅敵對勢力,走的是霸王硬上弓。所以這二人在歷史上的名氣似乎比趙匡胤大一些。人們在敬佩二人大開殺戒、雷厲風行的同時,忽略了趙匡胤理性的一面。在緊要關頭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歷史上的皇帝,恐怕很少能出其右。

劉邦穿上了龍袍,大封同姓王,剷除異姓王;李世民坐上了龍椅,對故國舊臣分封的分封,留用的留用;朱元璋戴上了皇冠,翻臉不認人,“胡藍之獄”下來,就是上萬顆功臣的頭顱落地。

惟有趙匡胤頭腦冷靜,理性十足。他借酒治軍,“杯酒釋兵權”,委婉地解除了朝中大將的兵權,勸其廣置良田,多蓄美女,頤養天年。“杯酒釋兵權”之後,發生兵變的可能性減到了最低程度,一些開國大臣有時不免也“居功自傲,偃塞弄要”,但這和“謀圖不軌”完全是兩碼事。鑑於此,趙匡胤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方式,顯得和平、文明、人道並且理性十足。

腥風血雨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陰影,而且會扭曲和戕害人們的心智。爲了安撫解除兵權的將領,趙匡胤主動與他們聯姻,把其妹及女兒嫁出去,以讓大將們心理平衡,從而減弱了發生兵變的威脅。當然,這種以“婚姻換和平”並非趙匡胤的獨創,但他能夠居安思危,防微杜漸,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再一次顯露出趙匡胤的聰慧與理智。

自五代以來,契丹就一直盤據在北方,窺視中原,間或馬踏邊界,攻城拔塞,給中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和威脅。

宋初,趙匡胤就着手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是先掃除南方再收拾北方,還是先蕩平北方再剪滅南方,趙匡胤經過一番慎重的思考。

當時,契丹的軍事力量異常強大,北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抗衡,只能在邊界上加強防守,採取守勢;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軍事力量相對薄弱,但他們佔據的地方大多物產豐富,有着良好的經濟基礎。兩相比較,在北宋財政開支相對緊縮的情況下,先打南方,滅掉弱敵,回過頭來再收拾契丹等地方政權,不失爲明智之舉。

爲了穩妥起見,趙匡胤“雪夜訪趙普”,徵求趙普的意見。結果趙普的想法和趙匡胤不謀而和,這樣,趙匡胤就更加堅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

事實證明,趙匡胤的這一決策是正確的。從這一政策的醞釀和出臺我們也可以看出,趙匡胤在關鍵時刻的關鍵問題上,不盲目,不武斷,深思熟慮之後,廣泛聽取大臣的意見,然後果斷採取措施,這是趙匡胤的風格,也是他的優點。

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趙匡胤在治人心、馭衆臣方面,同劉邦、朱元璋相比,不僅略勝一籌,而且顯得更加理性。

趙匡胤即位之後,在馭臣之道上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面對五代時留下的驕兵悍將,他明察暗訪,洞察羣情。他深知,如果粗心大意,聽之任之,一點小小的矛盾也可能轉化成你死我活的鬥爭,嚴重一點,皇位難保。因此,他經常微服暗訪,甚至半夜三更闖入臣下家中,瞭解臣下們的心理情況。這樣做,雖然有失皇帝風範,但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確實起到了防患於未然的作用,杜絕了屬下圖謀不軌的私心雜念。

其次,他不信讒言,不計前嫌,表現了一代帝王的寬宏大度。建隆元年,楊承信調任護國節度使,當楊行至途中時,有人告他有謀反之圖。趙匡胤得知後,非常冷靜地處理了這件事。他派人多方調查,終於查明真相,確認實爲誣告,楊未被讒言所傷。楊得知後,自然感激涕零。

歷史上爲讒言所傷的良臣賢相不在少數,奸詐小人暗中施放冷箭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一些帝王昏了頭腦,以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定,等人頭落地方知錯殺賢臣,但那時後悔已經晚了。趙匡胤在這方面顯得十分理智,很少犯這種低級錯誤,更不會藉此濫殺無辜,實在是難能可貴。

吳越尚未歸順北宋時,君王錢俶曾來大宋,錢俶臨別時,趙匡胤把一個口袋交於他,讓他回去後再看。錢俶至行途中,忍不住好奇之心,拆開了口袋。原來裏面裝滿了奏摺,上面皆是勸趙匡胤殺掉錢俶的言論,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戰慄之餘,不免對趙匡胤懷有萬分感激之情。從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趙匡胤籠絡人心的高明之處。

趙匡胤從不濫殺無辜,對部下是這樣,對敵人也是這樣,徐弦、張洎都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親信寵臣,李煜敗降後,趙匡胤赦免了這二位本該處斬的降臣,二人自然感激趙匡胤的不殺之恩。衛融本是河東劉氏手下大將,趙匡胤攻打李筠時,衛融率軍支援李筠,結果,李筠大敗,衛融認爲必死無疑,但趙匡胤不僅沒有殺他,反而賜給他襲衣帶和鞍勒並且官拜太府卿。衛融從此死心踏地跟隨了趙匡胤。趙匡胤未做皇帝前,一度被董遵誨仗勢欺侮。在他即位後,董遵誨非常害怕,惟恐趙匡胤要收拾他。趙匡胤再次表現出大度胸懷,對董說:“朕方赦過賞功,豈念舊惡邪?汝可勿擾,吾將錄用汝。”果然,董被任命爲通遠軍使,獨當一面。

趙匡胤的這種大度情懷在歷史上的皇帝中是不多見的。他變敵爲友,知人善任,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但他並不放任,不聞不問,而是堅持一定的原則。一般說來,該賞則賞,該罰則罰,施恩時滴水不漏,揚威時兼及他人,趙匡胤一點也不含糊。

宋朝大將王全斌領兵伐蜀,正值天寒地凍之時,軍需物資不太理想,全軍士氣低沉。趙匡胤得知後,當衆脫下裘衣,摘下錦帽,派專使送給王全斌。太祖這一舉動,不僅鼓舞了全軍的士氣,而且籠絡住了朝廷內外衆人之心。

施恩目的是獎勵功臣,鼓勵衆人;而揚威則旨在嚴懲奸佞,警誡他人。

曹彬是宋朝數一數二的大將,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趙匡胤任曹彬爲帥,平定江南,在平定其他地方割據政權時,宋軍經常發生掠財攪民的現象,搞得人心惶惶,哀聲怨道。在兵發江南之前,趙匡胤特意囑咐了主帥曹彬,讓他以安民爲重,不要再發生擾民現象。在衆將面前,趙匡胤授曹彬寶劍一把,並告之曰:“副將以下,不服號令者就地正法。”大將李漢琮從前曾有違背軍規、騷擾黎民的惡習,聽罷太祖之言,嚇得戰戰驚驚,在征戰過程中,往常的不良之舉就再也沒有發生。由此看來,趙匡胤祭出尚方寶劍,的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威力。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畫,前幾年,還爲一幅《清明上河圖》的真僞炒得沸沸揚揚。其實《清明上河圖》只有一幅,其他的所謂真品,實是贗品。
  此畫有三大特點:第一,構圖宏大,包羅萬象,刻畫萬物;第二,作者畫功頗深,能從不同角度刻畫形形色色的人,描摹不同場景;第三,真實地再現了北宋初年都城的繁華,說明了太祖、太宗兩帝在治理國家上還是頗有一套的。

當然,趙匡胤的理性精神不僅僅只表現在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但我們卻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感悟和體驗到趙匡胤在治國安邦上所折射的理性之光。(唐.趙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