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碳”催生新職業!高薪爭搶人才,小米一個月4萬招碳排放專家

全球綠色經濟轉型正當其時,新趨勢催生新職業需求。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寫入國家 “十四五”規劃。爲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落地,監管部門陸續發佈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雙碳1+N”政策體系,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雙碳”目標加速進行,與之相關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需求都在激增。

近來,與“雙碳”相關的“綠色”新職業——碳排放管理員獲得社會廣泛關注。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將碳排放管理員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這一職業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監測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現狀;統計覈算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數據;覈查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情況;購買、出售、抵押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權;提供企事業單位碳排放諮詢服務。

各行各業對“雙碳”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擴大。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至100萬名左右。

搶人大戰

事實上,與“雙碳”相關的綠色職業並不僅僅只有碳排放管理員,還包括碳排放監測員、碳排放覈算員、碳排放覈查員、碳排放交易員、碳排放諮詢員等工種。

眼下,不少企業向這些“綠色”職業開出高薪,開啓搶人大戰。

放眼望去,在BOSS直聘、獵聘、前程無憂等招聘軟件上,能源、汽車、房地產、計算機、金融等行業放出大量上述崗位需求。時代週報記者查詢,獵聘和“碳”相關的崗位需求超出400條。其中,碳材料研發、碳積分覈算、碳資產管理/碳交易員、碳諮詢工程師等最爲熱門。

當中不乏知名上市公司,用高薪崗位爭搶低碳相關專業人才。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BOSS、獵聘、前程無憂等招聘軟件放出的與“碳”相關的崗位,月薪資多在1萬元以上。

比如,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01313.HK)發佈的一條名爲“碳中和研發崗”的崗位需求顯示,該崗位的月薪資範圍在6萬-6.5萬元之間,崗位要求包括有碳減排、碳中和技術的深厚基礎;掌握碳減排、碳捕集及碳利用技術;瞭解國家、行業以及相關行業的政策、發展趨勢等。

無獨有偶,小米(01818.HK)也放出了一則名爲整車工程-碳排放專家的崗位需求,月薪資範圍爲2萬-4萬元之間。工作要求包括制定碳中和路徑及目標、推動各組織/部門相關碳減排工作開展;熟悉汽車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管理,並能夠對各環節的碳中和工作予以指導;吉利控股(00175.HK)則放出了“碳交易項目經理“、碳中和諮詢專家等崗位,開出的月薪資範圍在2萬-4萬元之間;美的(000333.SZ)則放出了熱力學研究的崗位需求,月薪在2.3萬-4萬元之間,工作職則包括跟蹤碳中和相關新技術趨勢、新標準,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落地等。

多方合力培育“雙碳”人才

熱火朝天的“高薪搶人大戰”背後,是低碳行業的專業人才供需匹配矛盾。

據BOSS直聘發佈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在“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環保領域對高學歷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其同期增長率爲225.4%,遠高於其他傳統行業。

環保領域缺乏高學歷人才,低碳技術方面人才則更加匱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國際頂尖低碳技術人才,國際人才更多地流向發達國家;二是缺乏低碳技術青年人才,低碳環保領域青年人才不足;三是既有人才缺乏創新活力,低碳環保領域創新性不高;四是低碳環保領域人才管理較差,相關技術人才缺乏服務保障。

總體來說,目前就業市場和人才培養機制尚不足以滿足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此外,市場對綠色低碳人才開發認識不足、產教融合和產才度較低、職業發展路徑不夠清晰等問題,也都較爲突出。

實際上,與低碳經濟相關的專業一直未完整納入學科體系建設,一直處於緊缺狀態。此外,部分高校的學科、學位點、專業三者資源投入分散,共享度低,導致學科建設對學位點、專業建設的引領和促進作用不足,科研平臺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貢獻度較低。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低碳相關 “產學研”合作還處於探索階段。主管部門、企業、學校在低碳的“產學研”合作方面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人才是低碳產業保持高速、健康發展的基石。如何彌補低碳能源技術和管理人員的不足,將影響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實際效果。此外,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水平,加速人才對接也是重要的基礎工作。

促進低碳專業人才培養需各個領域協同考慮,包括就業培訓、專業技術教育、社會保障體系、低碳技術研發、技術服務等等。這既需要政策頂層設計,也需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形成合力,以資金助人才,以人才推技術, 爲如期實現碳減排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