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跨境電商這兩年:平臺“規訓”漸顯,生態化與服務化或是未來發展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何柳穎 廣州報道

跨境電商最新數據出爐。

根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顯示我國跨境電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

近兩年,跨境電商走出了一條備受矚目的發展曲線。在疫情背景下,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湧現出了一批抓住了契機的優秀企業。步入2022年,伴隨着RCEP正式生效、《“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等政策落地,跨境電商的發展動力更足。

但隨着全球進入防疫常態化,線下銷售逐步恢復,線上銷售空間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此外,海運價格飆升、集裝箱一箱難求等問題,也成爲諸多電商企業的難解之痛。在鮮花與荊棘兼具的道路上,我國跨境電商將會往哪個方向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APEC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邁進2022年,在疫情仍未結束的階段,預估跨境電商會處於一個穩定的增長階段。

“增長是肯定的,畢竟疫情讓我們的消費者更多地依賴線上購物,而且與線下相比,跨境電商能給到消費者更多的可選擇餘地,這比價格優勢更吸引人。實際上全球跨境電商的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從整體來看,跨境電商在全球的趨勢應該都是上漲。”

但同時,王健指出,“目前的供應鏈紊亂等問題仍是挑戰。(對於)這些挑戰,無論在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還是進口層面,我看到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探索,但目前似乎並未形成一個規模化的商業模式。我想在這一兩年裏,在這方面會出現一些創新”。

賣家衆生相:順勢入局、多線運行、優化物流

廣東電商,對於全國跨境電商而言,稱得上是最重要的一個側影。

在此前舉辦的“全球新興市場跨境電商交流會”上,王健稱,廣東省跨境電商出口份額已佔全國78%,行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從另外一組數據看,廣東跨境電商發展速度同樣矚目。2016-2020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27.96億元增長到1726.46億元,年均增速65.9%,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

這些數字之下,是無數想要在跨境電商浪潮中爭得一席之位的企業。在對多位賣家的採訪過程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疫情背景下,跨境電商受到了愈來愈多的企業青睞,但同時,其中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企業也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在廣州南沙,有一家主營收納產品和小家電出口的電商企業,銷售市場主要面向北美與歐洲地區。據公司副總經理張先生表示,該企業於2020年成立,疫情發生不久後。其稱,此前公司並沒有進行線上銷售,只是作爲傳統的外貿工廠進行線下貿易;疫情之後,面向急速擴張的線上消費市場,公司毅然踏上跨境電商之路。“目前,我們在亞馬遜和獨立站都有佈局,今年還想嘗試入駐沃爾瑪線上店,多線運行。“

在中山的金先生是亞馬遜平臺上的一個賣家負責人,其公司總部坐落在中山,主營燈飾,產品銷往北美市場,一般情況下,營業額在每個月20萬美金左右。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海運成爲了金先生經營中最大的不利因素。他稱,“疫情之後,海運價格上漲,貨運時間大幅提升。價格對我們的影響倒還算小,貨運時間的影響是最大的,運輸時效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大幅降低。”

經營壓力之下,公司決定改變物流方式,“以前是直接從國內發給賣家,現在是發給亞馬遜FBA倉,再轉給賣家。但這樣一來,貨物的週轉流程就多了一個點,成本會有所上升。”

賣家之外,工廠也成爲了跨境電商業態發展的重要印證之一。總部位於東莞大朗鎮的東莞市雅綺服飾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有兩部分:一是國外大品牌的貼牌生產、代工生產;二是爲跨境電商賣家提供款式設計、工廠生產等業務。公司董事長劉劍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疫情期間公司的第二部分業務增長了30%-50%。

根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矚目的數字背後,是各家企業的成長圖鑑。

王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加速了全球的電商化,也加速了中國的跨境電商發展。疫情期間,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比傳統的一般貿易要快得多,包括一些原來對跨境電商處於觀望態度的企業,疫情一來,他們馬上意識到要轉型,要做跨境電商。但另一方面,企業間的競爭,特別是在平臺上競爭的激烈程度顯然就增大了,同時還有外部環境的複雜和多變,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壓力。”

平臺新風尚

去年4月開始,持續多月的亞馬遜“封號潮”讓很多賣家措手不及。

2021年7月,深圳跨境電商協會曾估計,5月以來至少5萬個中國商家賬戶受到影響。而在去年9月17日,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執行總裁戴竫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透露,在過去的5個月,關閉了約600箇中國品牌的銷售權限,涉及賣家賬號約3000個。 

對於此次“封號潮”,受訪企業與專家的看法顯得較爲統一。劉劍波認爲,雖然部分企業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了損失,但在他看來,“亞馬遜主要還是想重塑電商生態環境,打擊一些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爲,比如刷單刷評價、往包裹裏塞各種廣告等。這次事件的發生還是由於國內賣家沒有適應國外的電商市場環境,對相關的法律法規與文化習慣缺乏瞭解。”

也有的商家從中坐收“漁翁之利”,上文的金先生稱,“亞馬遜封號對於我們其實影響不大,甚至還有一部分被封禁賬號的流量流到了我們公司,從這個角度講,這次封號潮對於我們是有利的。”

在王健看來,同處一個市場,競爭越激烈,商家越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處於競爭當中的優勢地位。“這中間不排除有些商家,利用交易規則的漏洞,或者巧借一些商業技巧來參與競爭。而基於要給消費者對稱、真實信息的考量,平臺方可能會對這些行爲認定爲違規。”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亞馬遜全球開店方對於此次事件作出了回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摩擦;但我們相信,這些問題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也是企業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考驗。”

該方進一步表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不只已經從早期的“野蠻生長”,發展到目前的“精耕細作”階段,並且,已經開始往“深耕長遠”的方向發展。在這個新的階段,賣家要更加關注和重視合規運營和顧客信任。

觀照整個行業發展趨勢,平臺合規似乎已經成爲了大平臺的共同選擇。近期,阿里全球速賣通接連放出了四大調整政策:對已入駐商家進行年度銷售額考覈;提高新商家的入駐門檻;關閉個體工商戶入駐入口;限制商品發佈數量。

針對這次調整,阿里全球速賣通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品牌化和合規化是整個行業的大勢所趨,也是國家政策及國際政策主導的方向,純粹以鋪貨模式生存,對商品及用戶缺乏精細化運營的商家將逐漸式微,這也是速賣通和其他跨境電商平臺各自推出新政的原因和初衷,最終還是希望跨境電商行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而在大平臺作出整頓動作的同時,另外一支平臺力量正悄然而至——獨立網站。  

區別於第三方綜合型電商平臺,獨立站是指跨境電商賣家進行產品宣傳售賣的獨立網站。據多名受訪人士表示,2021年上半年受平臺政策的影響,企業更重視運營中的風險控制,以及多渠道的佈局,如今獨立站已是電商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對於很多賣家而言,獨立站已不陌生。

目前,國家針對獨立站的支持政策頗多。比如,深圳近期就推出了2021年度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市場開拓扶持事項)擬資助(獎勵)項目,對於當地多家企業的獨立站項目,深圳擬分別給予近兩百萬元的補貼。

跨境支付機構Asiabill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馮援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獨立站的優劣勢都十分明顯。“無論是在建站、推廣、物流還是收款方面,我們可以自行選擇,採取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這種多元化是好的,商家可以更多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瞭解自己的核心優勢,洞察紅利期,在競爭浪潮裏面爭先。但需要注意的是,獨立站需要引流,在賽道參與者衆多的情況下,流量價格自然就會上升,成本也會隨之升高。”

對於是否需要佈局獨立站,王健提醒,“你的產品是不是適合用獨立站,這是值得探討的。”他指出,“對於B2B而言,獨立站可以說是要建的,而對於B2C,最重要的還是要上大平臺,可以把獨立站作爲渠道備選。”

摸索中的服務商:仍是一片藍海

步入2022,跨境電商將會如何發展?

王健認爲,在疫情仍未結束的今天,預估跨境電商會處於一個穩定的增長階段。 

“增長是肯定的,畢竟疫情讓我們的消費者更多地依賴線上購物,而且與線下相比,跨境電商能給到消費者更多的可選擇餘地,這比價格優勢更吸引人。實際上全球跨境電商的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從整體來看,跨境電商在全球的趨勢應該都是上漲。”

受訪賣家張先生同樣對跨境電商來年的發展充滿了憧憬,他稱,“相較於國內競爭白熱化的電商市場,跨境電商市場還有很大的空白,發展前景廣闊。”

同時,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正式生效,也讓衆多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信心。RCEP所帶來的關稅減免政策、區域內貿易標準化以及對貿易數字化的推動,都能給我國貨物貿易與跨境電商帶來直接利好。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12.07萬億元,增長18.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30.9%。在這個基礎上,2022年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的跨境電商交易增長十分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電商整體朝前發展的過程中,物流與金融服務環節似乎湧現出了更大的發展潛力。

物流方面,受疫情衝擊,過去兩年時間海運價格飛速暴漲。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數據顯示,全球集裝箱貨運指數從2020年1月31日的1514美元漲至2022年1月21日的9680美元,漲幅高達539%。

廣東省網商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劉飛娜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疫情後期,海外國家對於商品原材料的需求劇增,其次港口工人感染疫情等因素,造成港口擁堵、船期延誤、缺櫃,海運價格由此上漲。同時許多承運商轉向空運,也造成空運運力的短缺,使得空運價格大幅上漲。“有部分賣家反映,物流成本在疫情前大概佔運營成本三分之一,到現在已經到成本的一半,造成整體利潤的壓縮。”

面對這一掣肘,各方有何應對?

亞馬遜全球開店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0年,爲增強配送能力,提高庫存的週轉效率,亞馬遜把運營中心面積和配送網絡擴大了50%。過去兩年,亞馬遜總計增加了75%的貨運飛機及50%的拖車。

平臺致力於強化配送功能的同時,部分企業也正積極建設海外倉,通過將貨物發至國外倉庫,實現在當地配送。根據商務部介紹,目前,我國海外倉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0個,總面積超過了1600萬平方米。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跨週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明確指出鼓勵金融機構以市場運作方式加大對各類企業建設和使用海外倉的支持,促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

物流之外,跨境電商中的金融服務環節也有待挖掘。馮援指出,“在跨境領域,收單,收款,結匯是主要的金融服務環節。比如,獨立站必須要用到收單服務,但現在從事收單的企業數量相對偏少,因爲這個行業有着極高的准入門檻,如何在有效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儘量把支付成功率做好,是收單公司最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鮮花遍佈,荊棘亦多。王健認爲,“目前的供應鏈紊亂等問題仍是挑戰。(對於)這些挑戰,無論在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還是進口層面,我看到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探索,但目前似乎並未形成一個規模化的商業模式。我想在這一兩年裏,在這方面會出現一些創新”。

他曾指出,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主要創新趨勢之一主要在於跨境電商的生態化與服務化。“隨着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在產品製造中的應用,未來跨境電商實際上是建立在國際生態體系合作基礎上的一種新的貿易業態,要把跨境電商區塊鏈延伸到後端,與製造企業和供應鏈連接,同時也要延伸到前端,跟當地市場和資源進行對接”。

(作者:何柳穎,實習生區翼祺,齊盈澤 編輯:包芳鳴)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