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MF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前景,美国加息或致全球金融状况急剧收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供给扰动、通胀上升、债务激增、不确定性增加……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全球经济复苏正在面临多重挑战。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4%,比三个月前的预测低0.5个百分点,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3.8%,但比三个月前的预测高0.2个百分点。

对于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困难,IMF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发布会上说,奥密克戎毒株的迅速蔓延导致许多国家重启防疫限制措施,加剧了劳动力短缺;供给扰动仍对经济活动构成压力,并导致通胀进一步上升;创纪录的债务水平和不断攀升的通胀限制了许多国家的应对能力。

在最新预测中,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22年的增长预期均被下调。其中,美国预计将增长4.0%,被下修了1.2个百分点;中国预计将增长4.8%,被下修了0.8个百分点。

对于美国被下调的原因,戈皮纳特解释,这反映了《重建更好未来》法案被立法通过前景较低、较早退出超常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持续的供应中断。而中国被下调则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紧缩以及私人消费复苏弱于预期。

除了中美两国,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弱于预期。2022年,欧元区的增速预期被下调0.4个百分点,至3.9%。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被下修0.8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至3.8%、3.5%、3.8%、5.8%。

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是全球经济面临的突出风险之一。在最新预测中,IMF上调了对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2022年的通胀预期,并指出,价格压力将持续更长时间。此外,预计2022年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涨幅将更趋温和。如果通胀预期不脱锚,通胀压力将在2023年消退。

此外,各国仍然呈现出复苏步伐不一的态势。根据IMF的预测,发达经济体今年将恢复到大流行前的趋势,但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却将在中期出现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2021年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比大流行之前的趋势高出了7000万人,令全球减贫工作进展倒退了好几年。

戈皮纳特强调,当前的预测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整体风险偏向下行。特别是,如果美国的通胀突然上升,美联储可能会加快采取应对措施,这将导致全球金融状况大幅收紧。另外,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社会动荡也对前景构成风险。

奥密克戎毒株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随着疫情的卷土重来,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2022年伊始,进入新冠疫情暴发后的第三年,全球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万人。据IMF估算,与大流行前的预测相比,到2024年,全球GDP累计损失将接近13.8万亿美元。

谈及奥密克戎毒株带来的影响,戈皮纳特说,“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似乎引发的症状较轻,预计创纪录的新增病例数将相对较快地下降。因此,IMF认为,尽管奥密克戎毒株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但这种影响将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渐消退。”

尽管如此,她表示,要彻底终结疫情,仍需广泛的国际合作,包括确保广泛的疫苗接种、检测和治疗、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截至目前,低收入国家只有4%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为70%。除了确保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供可预期的疫苗供应外,还应提供援助以提高接收能力和改善卫生基础设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去年,86个会员国无法实现为其40%的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另有34个会员国——大多数在非洲和东地中海地区——甚至无法为其10%的人口接种疫苗。当前,非洲85%的人口尚未接种一剂疫苗。

供需失衡将在2022年有所缓解

IMF指出,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导致许多国家的通胀上升。2022年,这些全球性因素可能会继续加剧通胀,尤其是导致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这将对低收入国家的家庭产生尤为不利的影响,因为这些家庭约40%的消费支出是食品支出。

当前,各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通胀(该指标剔除了波动的燃料和食品通胀)呈现出显著差异。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核心通胀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英国和加拿大。欧元区的通胀上升幅度要小得多。在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核心通胀压力迹象也较为有限,在新兴市场中,土耳其的核心通胀水平非常高。

核心通胀的上升反映了多种因素。在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措施的有力支持下,需求已经反弹,发达经济体尤其如此。此外,疫情和气候变化造成的供给扰动,以及支出从服务转向商品,都增加了价格压力。另外,劳动力市场的某些部分明显存在工资压力。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美国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持续了更长时间,这进一步加剧了工资和通胀压力。

根据IMF的预测,供需不匹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缓解,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各国面临的价格压力。根据基线预测,运输延误、交付延迟和半导体短缺的情况可能会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改善。随着2022年财政措施的出台,总需求应该会减弱。

应对溢出效应可能具有挑战性

当前,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处于紧要关头。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和潜在通胀压力的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IMF建议,各经济体必须根据其具体情况,针对价格上涨采取适当的应对政策。

“在通胀基础广泛且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如在美国,或在高通胀可能变得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如在某些新兴市场、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支持应该被撤回。”戈皮纳特说,“在核心通胀压力仍然较低且复苏不完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保持宽松。”

IMF指出,与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包括欧元区)相比,美国的货币政策应更加关注通胀风险,因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疫情前趋势水平,劳动力市场吃紧,并且目前存在广泛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应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提前采取加息措施。

但同时,IMF指出,如果发达经济体的紧缩政策引发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和汇率压力,迫使新兴市场必须进一步收紧政策,那么新兴市场将面临可能难以应对的溢出效应。因此,戈皮纳特强调,主要中央银行必须谨慎传达其政策行动,以免引发市场恐慌。

“随着今年货币政策立场更广泛的收紧,各经济体将需要适应全球利率上升的环境。”戈皮纳特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做好准备应对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上升,在可行的情况下延长债务期限,从而降低展期需求,另外,监管机构还应重点限制资产负债表货币错配的累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