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願再被叫“火雞共和國”,土耳其不遺餘力改英文國名 | 京釀館

一般而言,主權國家要求改名,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都會“開綠燈”,但實際效果仍取決於多方面因素。

文 | 陶短房

橫跨亞歐的土耳其共和國近日推出一項大張旗鼓的宣傳造勢活動,希望將英語國名從“Turkey”改爲“Türkiye”。

叫“火雞共和國”容易引發調侃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月發表的聲明稱,新國名“最能代表和表達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價值觀”。

1月25日,土耳其總統府通訊局局長阿爾頓表示,更改英語國名是土耳其政府“爲在國際間加強土耳其品牌推廣”而採取的“又一重要步驟”。

據悉,土耳其政府已正式開始與聯合國交涉,希望能獲准在所有國際正式場合用“Türkiye”代替“Turkey”。

儘管聯合國方面至今不置可否,但土耳其外交部已悄悄將其官方網站和文件上的國名改爲“Türkiye”。

土耳其政府稱,未來新國名將用於國際交流、機構和“所有類型的活動”,土耳其生產的產品大至艦船,小到內衣,標籤上的“Made in Turkey”自即日起改爲“Made in Türkiye”。

雖然土耳其官方聲明上僅提及“英文國名更改”,但實際上凡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的國家都在改,法國媒體已證實,土耳其外交部和土耳其駐法國大使館的官網,已悄然將國名中的“Turkey”改爲“Türkiye”了。

事實上,自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起,其國名的土耳其語就一直寫作Türkiye,意即“突厥人的國家”。對土耳其本國人而言,“更改國名”其實完全是一個“僞命題”,因爲土耳其語的國名並未更改。

一般國家更名針對所有國家,土耳其何以單單提及“英語”?因爲英語中“Turkey”的另一個含義是“火雞”,這讓土耳其共和國有時會被“英語世界”的媒體、網民調侃爲“火雞共和國”。

至於其他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土耳其更改國名只是“隨大溜”,因爲在這些國家語言中“土耳其”和“火雞”並非同一個詞,甚至連詞根都不一樣。如法語中“土耳其”的寫法原本和英語一模一樣,而法語“火雞”的寫法卻是le dindon(雄)和la dinde(雌),是斷乎不會把“土耳其共和國”誤認爲“火雞共和國”。

但當下,土耳其政府爲了促進在國際平臺上使用“Türkiye”作爲土耳其的國家和國際名稱,不惜成本在社交網絡和電視傳媒上發動廣告宣傳攻勢,並給這次聲勢浩大的公關活動統一定名爲“Hello Türkiye”。

改名不難也不易

事實上,古今中外更改國名的國家並不少,如韓國、越南,都曾多次更改國名。

聯合國成立以來將國際語言中的通用國名加以更改的例子也很多,更改理由則五花八門。

一是國家解體、合併,如坦噶尼噶和桑給巴爾合併,改名爲坦桑尼亞。

二是舊國名帶有歧視性或殖民色彩。如原“北羅得西亞”改名贊比亞,原“羅得西亞共和國”改名津巴布韋,是因爲“羅得西亞”系以臭名昭著的殖民者羅德斯名字命名;再如緬甸,原本英文名稱是帶有殖民色彩的“Burma”,1989年改爲“Myanmar”。

三是爲避免歧義、意義不雅或混亂。如非洲國家馬裏從法屬西非獲得獨立時國名爲“蘇丹共和國”,爲避免與東部非洲的另一個“蘇丹共和國”雷同,改回該國曆史上的“馬裏帝國”;此前最新的範例是荷蘭,因爲國名有多種不同寫法,2019年起“官宣”統一爲“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叫“荷蘭”(Holland)或“低地國家”(Pays-bas)。土耳其的“正名”也屬於這一類。

四是指定譯名以某種國際語言爲準。如西非國家科特迪瓦,獨立時被稱作“象牙海岸共和國”,而“科特迪瓦”其實也就是法語“象牙海岸”的音譯,所謂“改名”其實是強調“官宣”譯名以法語發音爲準罷了。

一般而言,主權國家要求“正名”,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都會“開綠燈”。但倘若習慣稱呼十分強大,實際效果也未必理想。

如荷蘭的“正名”似乎就未起什麼作用,儘管事實上“尼德蘭”的名字更具歷史性,但很多人仍照舊叫“荷蘭”;又如白俄羅斯,曾鄭重其事地將中文譯名改爲“白羅斯”,但幾年過去還是按照舊稱呼。

土耳其這次“正名”最大的掣肘恐怕是書寫法:和緬甸等國不同,土耳其新國名“Türkiye”中的“ü”並非常用的拉丁字母,這會讓出版、新聞報道等需要涉及輸入法的文字工作變得非常麻煩,可能會妨礙“正名”效果。

因而,土耳其改名可能並不會如其想象中那麼順利。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