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晨光

近日,央行公佈的最新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截至202112月,非金融機構存款(支付機構備付金)爲20929.64億元,首次突破兩萬億,較11月底上升了1413.85億元。

2019114日開始,支付機構備付金實現100%交存,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日全部集中存放於其在央行開立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中。

央行公佈的資產負債數據顯示,20212月,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金額突破1.9萬億元,當年8月再度達到1.9萬億元。

實際上,20211月,央行出臺《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明確中央銀行存款賬戶,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爲有關單位或者組織開立的用於資金存放的負債類賬戶。而有關單位或者組織(統稱開戶機構)則包括了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銀行支付機構。

按照賬戶用途和資金性質不同,中央銀行存款賬戶可分爲準備金存款賬戶和專用存款賬戶兩類。其中,專用存款賬戶又分爲財政存款賬戶、特種存款賬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結算賬戶、業務專用賬戶和其他專用賬戶等。非銀行支付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專門存放客戶備付金,可以申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支付備付金之所以在這個時點破兩萬億元,有幾個原因:第一,年底本來就是電商以及消費趨熱的時點,往年在這個時間段內,備付金都會環比增長;第二,備付金付息以後,支付機構更加有動力將備付金集中繳存;第三,支付行業成爲底層工具後,用戶量以及使用頻率都在持續增加。

他指出,預計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但增速肯定會放緩,規模不會無限擴大。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首先是宏觀經濟不斷改善,生產、消費等均處於擴張區間,其次是備付金監管政策不斷完善,以及支付機構的合規意識、合規水平等持續提升,共同構成推動備付金走高的因素。

“備付金增長主要來源於頭部機構,在備付金相關政策趨穩的走勢下,主要受市場環境因素影響。一是伴隨着支付領域互聯互通的提速,支付機構尤其是巨頭之間面對C端的競爭程度加劇,持續開展各類營銷活動;二是年底如‘雙十二’、‘年貨節’等購物促銷活動頻出,同樣會帶動年底以及假期前出現備付金的大幅上漲。”她分析指出,預計備付金後續呈現出波動式上升的走勢。

相關文章